李杰的研究進度也不慢,這次的關于水力發電機的研究,他終于不在是單打獨斗了,因為全國都缺人員,所以這次的支持主要是資料上的支持。國家建國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水力發電的資料,李杰需要那方面的,就有專人送上門來。
在各方的配合下,水力發電機的設計很快就完成,小型的發電機與大型的發電機,在復雜程度上是不同等級的,如果沒有縣里的大力配合,李杰想把水力發電機研究出來,沒個幾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
設計完成了,怎么把設計便成現實又是個不小的工程。因為成立新工廠的原因,李杰從一開始就得考慮大規模生產。
李杰和李金鳳通力配合,在實驗室生產了一臺水力發電機,它可是一個大家伙,最大直徑十米,長度達到了三十米,總重量達到了一千噸,單機容量達到一千萬千瓦。
這是一個非常變態的數據。末日前發電機單機裝機容量才達到百萬級別,李杰一下子把這個數據推到了千萬級別。其實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不是李杰變態,而是多了符文這個變量。
李杰準備把由符文延伸而來的技術,統稱為符文科技,這只是暫稱。符文科技的一個特點是可以末日前同等性能的設備大大的小型化。
還是拿三峽水電站來講,它的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光是它的一個定子,重量就有上千噸,已經與李杰研究出來的發電機總重量差不多了。
回到李杰研究的水力發電機上,符文的大量應用是它的特點,由符文結構產生的磁場極為的強大,但結構很簡潔,對比末日前的發電機,結構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符文結構則是由源礦提供引導能量。
原型機研究出來后,李杰和李金鳳馬不停蹄的對它進行了測試,測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隨時進行改進,測試完成后的定型發電機,性能比設計的參數還要高些。
實驗室進行的測試說起來并不全面,全面的測試要等水電站完工后才能進行,從這方面講,縣里的建設的水電站工程也算是個實驗項目,為后面的工程提供實驗數據。
測試完成后,李杰和李金鳳的戰場就轉移到了發電機制造工廠,水力發電機的批量生產,所需的設備還有工藝流程同樣需要實驗室來完成,這方面沒有人能代替實驗室的作用。
縣里能做的,除了提供大量的資料,就是派出一支百人工程師隊伍,這支隊伍由省里調人組成,他們的任務與光伏電池的那支隊伍一樣,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熟悉工廠設備的性能與操作方式,熟悉發電機的生產工藝與生產流程。
“李杰,我覺得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部件都由我們生產,水力發電機的很多部件,其實由其它的廠家生產,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們只需要進行二次加工就行了!”
看到李杰準備把所有的設備都由新公司生產,李金鳳連忙阻止了他的行為。
李杰先是疑惑了下,然后拍了下腦袋,“我一時給懵住了。這里不是實驗室,我們不用包圓所有的東西。讓我想下,一半的部件可以交給外面的工廠生產,甚至這根主軸也可以由其他的工廠生產。”
把一半的部件交給其他的工廠,新公司所需要的設備就可以大大的減少,這就意味著李杰自己的工作量也會大大的減少,他只需要把這些部件所需要的參數給出,相信其它的工廠會完美的把這些部件生產出來的。
李金鳳說的沒有錯,其他的非人可能沒有李杰這么便利的條件,可以直觀的看到符文,但他們的智慧同樣強大,大量的新式加工設備早就研究出不少,李杰給出的部件參數,末日前或許還不能造出來,或者需要極大的代價,現在呢?更高性能的部件他們也可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