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
【還有些不太明白,空間包著飛船,不也屬于攜帶信息了嗎?】
【沒有攜帶信息,這屬于空間單純的變化而已,包在里面的飛船根本就沒動。如果這也算攜帶信息,宇宙邊緣那些星體又怎么超光速遠離的呢?】
【有點像曲率航行?】
【不一樣,曲率航行是想辦法減小后方的曲率,讓前面更大的曲率拖拽。UP主說的這種方式和曲率沒關系了,夸張一點形容,屬于將前面的宇宙拉過來,后面的宇宙推出去。前后宇宙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唯獨把飛船挪走了。】
【聽得嚇人,哪來的那么大能量……】
“哪來的那么大能量?”
面對鏡頭,陳宇攤手:“一定會有觀眾這樣問,數量還不會少。這證明你們的思維還停留在‘能量催動’這一層面。當然,這不是說明你們愚蠢,相反,能考慮到能量方面,代表思維很卓越。其中的差異,僅僅只是現代人類與未來人類的見識不同,導致思維受限,始終停留在二十一世紀的知識框架內。”
“我們都知道了,飛船并不移動,移動的只是空間。而空間的改變,其實并不需要消耗目前人類使用的能量。包括氫元素、反物質、行星能源、恒星能源、乃至黑洞能源……統統不需要。”
“空間的改變只要一樣東西。它的名字叫——暗物質(Darkmatter)。”
話落,陳宇站起身,從椅子上揪下一塊紅木,竟然變化成了紅色粉筆。
他先是調整攝像頭,隨后蹲下,用粉筆在地上快速寫出一連串文字:“什么是暗物質?它最早又天文學家卡普坦(JacobusKapteyn)在1922年提出。可直到2021年現在,也沒有被人類直接探測到,只是通過一些可能真實的證據去證明這種物質。”
“恭喜卡普坦,你的理論對了。暗物質真的存在。并且……”
抬手,陳宇指向左側的圓球:“就在這艘飛船左邊的圓球里!”
“根據二十世紀人類對暗物質的猜想分析,共得出以下幾個屬性。”
“一,暗物質參與引力相互作用。或許是有質量的。”
“二,暗物質應該是高度穩定的。”
“三,暗物質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更不參與光子的相互作用,所以我們看不見。”
“四,暗物質的運動速度應該遠低于光速,否則宇宙無法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如此大的尺度結構。”
站起身,陳宇用腳蹭掉了“三”,道:“我融合了這艘飛船的教程信息,對暗物質大致有了一些了解。三是錯誤的。暗物質與光子有相互作用,只是非常微弱。”
“除了正確的三條屬性,暗物質還有兩個重要屬性。一,它使得宇宙收縮。二,它在蒸發。”
“我所說的蒸發只是個形容詞,更準確來說,它在進行一種不知名反應,逸散名為暗能量的能量體。這種能量體具備超乎想象的負壓強和負能量。就是這種能量,導致宇宙空間的膨脹!”
“沒錯,全球的物理和天文界,現在更新你們的宇宙模型和教科書吧。可以確定暗物質正在消失,因為它在不斷生成新的暗能量,越來越多。這也解釋了宇宙膨脹的速度為什么會越來越快。”
扔掉粉筆,陳宇面對鏡頭張開雙臂:“就此,超光速飛船是如何改變空間大家應該也清楚了。”
“飛船的左球,蘊含著大量壓縮暗物質。右球是真空的。”
“當飛船進入太空,關閉左側球體的禁制,通過(無法輸入的符號)方式,就會令暗物質收縮左側的宇宙空間。”
“同時,飛船會分解一部分暗物質為暗能量,導入右側球體,膨脹右側的宇宙空間。”
“當飛船姿態改為左球向前,右球向后,一收一漲下,飛船就會以超光速前進!移動過程無論多快,也不會產生任何加速度,一秒,甚至一微秒,就能從0加速到光速的幾百倍!”
“科技,終究戰勝了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