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桁架的前端呢,主要是它的能源系統,導航控制系統,以及各個探測設備儀器。
首先是能源系統,這是深空探測器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因為飛行距離較遠,因此所受到的太陽光比較弱,所以單靠太陽能電池帆板,效率肯定有些低。而目前世界上已經發射的這方面深空探測器,大部分都采用核電池進行驅動,說白了,就是放射性同位素溫差電池進行供電,利用宇宙中的低溫,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高溫來形成高低溫差來產生電能。
這種核電池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比較穩定,且工作時間比較長。缺點呢,技術難度大,成本較高,有輻射。不過在宇宙中,這點輻射不算什么,至于成本高,這么大的項目,這一點成本也不算什么。真正卡住各國的起訴是這方面的技術。目前這方面尖端技術被老米所掌握,且嚴格封鎖把控,珍饈自粘,禁止外流。我們國家雖然也已經攻克了這方面的技術,只不過起步較晚,相比于老米肯定有一定的差距。
吳浩他們雖然也在‘望舒號’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上裝備了同位素溫差電池,不過主要技術來來源于航天系統內的科研院所,雖然吳浩他們在原有技術上面進行改進。但是這樣的改進,所帶來的性能提升還是比較有限的。
在‘望舒號’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上面的同位素溫差電池它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直接用來啟動和供應整輛車的運行,而是起到備用電源以及應急用電的作用。此外,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電池持續發熱的現象,也能夠為‘望舒號’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上面的儀器設備在度過漫長的月夜時候起到保溫作用。
所以想要直接來驅動這樣一艘深空探測器依照他們目前的技術來說,還是略微有一些吃力的。
但是在面對復雜的宇宙環境,必須要有一個穩定且長時間的供電系統,同位素溫差電池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在這艘深空探測器的頂端位置,設計安裝了兩臺同位素溫差電池。
與‘望舒號’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上面的同位素溫差電池的功能一樣,這兩臺溫差電池的主要功能,還是提供長期穩定的電力輸出,確保在主供電系統失效后,探測器還能夠依靠這兩臺同位素溫差電池保持正常的運轉。
為了彌補這兩臺同位素溫差電池的性能不足問題,科研人員為這艘深空探測器配備了一面巨大的太陽帆。
太陽帆這項技術其實并不新鮮,因為這項技術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被提出來了。
太陽帆顧名思義,它和帆船的風帆原理差不多,就是利用太陽來動力吹動太陽帆,然后推動整艘探測器向前飛行。
當然了,這里是利用了太陽光照射所產生的光壓。只不過因為太陽光所產生的光壓對于航天器的推力很小,以及空氣阻力的存在,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
但是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10e-5到10e-3g左右的加速度。
科研人員為他們這艘深空探測器設計的這面太陽帆非常的巨大,完全展開達到近八百平方米,在太空中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了。這是一個什么概念的,展開后相當于差不多兩個籃球場大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