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下,趙桓攜手梁師成并肩而立,仰望著山上。
看了半晌,梁師成嘆道:“此山方圓三百余畝,高十余丈,卻有絕巖聳壑,氣象萬千,果真是江左丘壑之表。”
“何年海涌來?霹靂破地脈,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蒼壁。”趙桓悠悠嘆道。
“好詩,殿下大才,一詩道破了此山來由,有道出其景致絕佳處,實在是好詩。”梁師成嘆道。
據傳遠古時,虎丘山沉在海中,后海水后退,此山出水,故名海涌山。
后吳王闔閭葬于此,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伏于上,故改名為虎丘山。
趙桓引用后人詩作道出此山來歷,梁師成并不知道,因此喝彩。
“太傅過獎。”趙桓謙虛一句,又道:“可惜此山景致,盡為朱家占據,不能盡興游之。”
梁師成哂笑道:“殿下身為儲君,天下之大,何處去不得?莫說這虎丘山天生地成,便是他朱家建的,想看時那廝也得親自引路!”
言語之中,全不把皇帝寵臣、東南大佬、蘇州說一不二的存在——朱勔放在眼里。
梁師成有這個資本。
論出身,梁師成自詡蘇軾之后。
盡管真假莫辯,然他這樣說,那么家世便比潑皮無賴出身的朱勔強了十萬八千里不止。
論官銜,梁師成乃是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傅、太尉、開府儀同三司,神霄宮使,如今又成了兩浙路安撫使。
反觀朱家父子,朱沖乃是蘇州團練使,朱勔乃是防御使,兩個綁一塊也比不上梁師成一根腿毛粗。
論背景,首先兩個都是趙佶寵臣,其功名利祿都出自于上,這沒什么可比較的。
再說發跡過程,也是碾壓。
當時朱沖犯罪被打了一頓攆出城外,偶遇一賣藥老道,他賣了自己的后庭得了藥方,因此發家。
后蔡京貶居杭州時路過蘇州,朱沖果斷抓住機會結交,得以被帶回京城,入了趙佶法眼。
后來朱勔獻奇木于趙佶,又顯露修建園林的本事,成了趙佶寵臣,由此朱家生發。
而梁師成呢,初為書藝局雜役,因本性慧黠,加之在書藝局耳濡目染略習了些文法、詩書,便在前任睿思殿文字外庫去職后接班。
其職責主管出外傳導御旨,所有御書號令須經他手方得傳出,妥妥的位卑權重之典范。
因此,內外巴結。
因權勢日漲,梁師成愈加膽大妄為,開始搜羅人才仿照帝字筆跡偽造圣旨。
其權勢之熾,蔡京父子亦要諂附,時人稱之為“隱相”。
如此,梁師成如何能把朱勔放在眼里。
正是發覺了這點,趙桓才對梁師成加以親近,以圖借力打力搞掉朱勔。
所以,趙桓連連擺手道:“吾到了蘇州,并未隱瞞身份,一路大張旗鼓而來,這朱勔卻只作不知,想來是顏面不夠。”
“咦,對了……”趙桓故作驚奇,問道:“東宮全無威勢,不為朱勔放在眼里不足為奇,為何態度到了此間,朱勔那廝也視若無睹?”
梁師成臉色一滯,隨后冷哼一聲,道:“今日,臣便領殿下游一游這虎丘山。”
聲音里,已經隱含怒氣。
太監拼命攫取權勢往上爬,為的是什么?
錢財?到了梁師成這個地位,錢財仍然是看在眼里,卻不再是最重要的。
他看重的,乃是臉面!
因此趙桓故意停了一天,留出足夠的時間給朱勔,想看看他的反應。
結果很好,朱勔居然沒來。
今日游虎丘山,趙桓再三埋伏,此時圖窮匕見,直接讓梁師成惱怒。
直娘賊,蔡京都要討好我,你個小弟弟卻不把我放在眼里,活膩味了?
這大約就是梁師成的心理了。
梁師成要上虎丘山,趙桓當然不會阻止,甚至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