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打完雞血后,又再次強調了下紀律,然后又特地見面了輜重營與憲兵隊,要求他們一定按照規章制度做事,不得知法犯法。
訓話后,還趕著去別的指揮,沒留太久。就在這時忽然有人毫無征兆地喊道:“都督萬歲——”
李嘉聽罷不禁又回頭看了一眼,若有所思。
此時,跟隨李嘉左近的,是岱宗派的道士,充當他的眼線,維護著軍隊的思想,名喚青軒子,三十來歲,是個游散的道士,被李嘉召喚進了岱宗派。
他便對左近的青軒子說道:“平日里不要老是介紹神仙道經什么的,我記得茶樓里有說唱的先生,喚作茶博士,可以雇傭幾個、把前唐時期的立領,蘇定方,薛仁貴,以及忠勇無雙的汾陽郡王等大將的等諸事,弄成話本在軍營里說唱。
明白我說的是什么樣的事兒么?”
青軒子與岱宗派的那些不同,思維沒那么固執,聞言后,就點點頭。
“明白,交給在下去辦便是。”
見此,李嘉笑了笑,開始繼續巡視起來。
岱宗派尾大甩不掉的情況,他早已經有了埋伏,逐漸將軍中的道士抽調回道觀,然后就選拔一些思維靈敏的人作為信徒,監督思想。
當然,目前還是需要一些聽話的道士作為過渡的,步子太大容易扯淡。
李嘉一連走了數個都指揮的營地,都在重復之前的過程,在賞、造冊的地方坐一會兒,然后去營中巡視。
又過問了一番各指揮的戰馬、輜重補給等狀況,聽聞糧草都是滿的,薪俸按時發放,這才放下了心。
來到羽林軍時,則聽到的大部分抱怨馬匹不足。
“都督,咱們左羽林軍兩千多人,馬匹才不過五百,輪著來,也得好幾天,一匹馬五個人伺候,日子過得比得上神仙,天天晚上生怕它餓壞了,還打幾個雞蛋吃,畢竟馬無夜草不肥……”
說到這里,李威一臉的抱怨。
聽到這里,李嘉灑然一笑。
“你也知道這馬的寶貝,整個嶺南,都沒多少,費勁了千辛萬苦才這些,知足吧!”
“況且,沒有馬,你這用騾子訓練的不也可以嗎?”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一匹馬抵得上十個兵,而且騎手也不好找。
此時的大部分騎兵都是輕騎(主要騎契丹馬、達靼馬,差不多屬于一個品種),能成為騎兵的人不僅要精通馬術、騎射、騎戰,通常都很了解馬的習性;騎兵部隊的雜兵也配有戰馬。
大將通常會配備有一股重騎兵,那便比較麻煩了,好馬不好養、甲胄也更重,一個重騎兵至少專門有一到兩個“軍隨”,專門幫助騎士照料馬匹、披甲等諸事。
現在李嘉沒有條件弄重騎兵,輕騎兵都配不齊,但不意味著他不想弄重騎兵。
話是這樣說的,但李嘉轉眼就后悔了,他扭過頭,直接道:
“這天下,兩條腿是打不過四條腿的,咱們嶺南本來馬就少,又不易存活,日子實在艱難!”
“但,無論如何,都要有馬!”
握緊了拳頭,李嘉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