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十世紀的封建時代,所謂的經濟,不過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大宗,衣食住行等四類,利潤最大,而且最容易發展的,就是紡織業。
唐朝由于實行均田制,用租庸制來配合收稅,每丁每年交納粟二石,稱為“租”。根據各地的不同生產,每年交納絹二丈,錦三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稱為“調”。
由此,民間的紡織業大盛,興盛的官營紡織,逐漸讓位于私營,到了中唐之后,成都的蜀錦,亳州的紗,定州的綾,名揚天下。
麻紡、毛紡、絲紡,這三類中,又以絲紡最為價值,代表就是絲綢,而麻紡,則又是屬于親民類型的,普通人穿粗麻,貴族高官則穿細麻。
前面也說過,嶺南廣州附近的桑樹被黃巢砍伐光了,紡織業一蹶不振,于是,李嘉為了振興嶺南經濟,就采取皇室營業模式,開始大力發展麻紡織業。
大力辦場,招募女工,大肆置辦腳踏紡織車,就這樣,來推動了整個嶺南,承天府的紡織業發展。
民間對于麻的使用,是極其廣泛的,光是那些大戶人家一次喪事,披麻戴孝者數以百計,對于麻的需求旺盛,這里前途一片。
由于需要麻,所以承天府種植各種麻的百姓有許多,其又不擇地,農忙之余還能掙一筆外快;由于大肆置辦腳踏紡織車,承天府的木匠們也有了不少的活計,推動了木匠業的發展,許多人破產的農夫選擇了木匠業;各種麻布生產出來,又推動了海商的積極往來,讓造船業受益匪淺……
女工們有了錢,就有了閑錢購買衣物、首飾、胭脂水粉,以及各種柴米油鹽方面的消費,承天府也因此更加繁榮。
一環套一環,只是撬動了紡織業,就讓整個廣州城,繁榮了許多,這個新年,也愈發的熱鬧。
“這些女子能夠入紡織場,就得好好對她們,吃飽穿暖,定是要的,而且,由于都是女眷,就不得讓她們受到騷擾,以免影響到咱們皇家的名聲!”
李嘉點點頭,一次性招募上萬名女工,可以有效的緩解上萬家庭的生活壓力,而且,其中必有許多淮南的女子,如此一來,也能解決不少人的生計。
畢竟,哪個女子不會紡織?言語不通也能達成。
“陛下一片愛民之心,微臣著實欽佩!”邵海連忙躬身,贊嘆道。
“少拍馬屁!”李嘉笑罵道:“今年這東日甚是凍人,不知曉還有多少無家可歸的露宿街頭,悄然而去,多少百姓忍饑挨餓,難度正旦!”
“讓少府寺拿出幾千石糧食出來,施粥半個月吧……”
“諾——”這種收買人心的舉動,皇帝是做慣的,而少府寺的許多人也是見識過,所以并不會感覺到意外。
“好好安排下去,不要出了紕漏!”李嘉擺擺手,示意其退下。
“臣自會安排!”
隨機,這位少府監少卿就被宦官帶了下去。
“接下來是誰?”李嘉揉了揉眼睛,問道。
“回稟陛下,接下來是少府監少卿楊有義呈神武通寶一事!”田忠輕聲匯報道。
“哦!明白了,讓他進來吧!”李嘉這才想起,此人乃是被自己任命專門負責鍛造錢幣的人,也是看著他比較耿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