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風的呼嘯,時間逐漸來到了元正,也稱作正旦這天,按照慣例,需要舉行大朝會,百官需要對皇帝進行朝賀的。
朝會之日,文武百官按規定位置站列,“皇帝服袞冕,冬至則服通天冠、絳紗袍,御輿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寶郎奉寶置于前,公、王以下及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
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上公一人詣西階席,脫舄,跪,解劍置于席,升,當御座前,北面跪賀,稱:‘某官臣某言: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圣明皇帝陛下與天同休。’乃降階詣席,跪,佩劍,俯伏,興,納舄,復位。
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前承詔,降,詣群官東北,西面,稱‘有制’。在位者皆再拜。宣制曰:‘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
這套禮節,與明清相差仿佛,也就沒啥好說的了。
之后,就跟許多的公司一般,那些立功的封疆大吏,以及許多的封疆大吏,都需要被皇帝召見,進行敘職。
皇帝還需在紫宸殿舉行內朝,召見那些王公大臣,以及宗室子弟,分發禮物,以示安慰。
差不多忙過了大半天,李嘉才閑下來,才能與自己的妃嬪們見面。
大內中,懷孕的妃嬪有三位,一個是瑜嬪江小瑜,一個人麗嬪侯麗娘,最后則是貼身侍女,被封為順嬪的惜竹,三者皆是腹部高聳,從五月份診斷到現在,已然快要生了,李嘉心中甚是歡喜。
只有皇后勉強笑了笑,這么多時日,還未懷上,果真是命不成?
除了幾個懷孕的,李嘉能寵幸的,只有皇后周穎兒、吳錦兒,以及從宮女晉級的雅玉三人,著實有些少了。
元正日,正是喜慶的日子,別人家個個歡喜,李嘉卻著實有些乏累,看著窗外呼嘯的寒風,他突然就來了興致,在一群宦官宮女前呼后擁之下,來到了書房,找來紅紙,拿著毛筆,寫下來兩行字:
“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好字,陛下這字,這詞,著實是好,在這元正日,喜慶的很呢!”一旁,田忠連忙夸贊道。
“怎么個好法?”李嘉故意問道。
“奴婢見識淺薄,不識多少字,但卻望著這紅紙黑字,心中由來一陣喜慶,感覺有了它,莫名的就是元正了!”田忠笑著說道,雖然沒說個明白,但心中卻頗為得意。
隨后,李嘉讓其貼在自己的書房前,自顧自地欣賞著。
“有了陛下的福字,咱看這桃符都不用貼了!”
“算了,我這只能算討個喜慶,神荼、郁壘可是辟邪的神仙,可不能得罪了!”
過年要貼春聯,并不是突然地就冒出來的,而是這與古代的“桃符”驅鬼避邪有關。
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認為人間的疾病災害是鬼魅造成的。為了抵抗它們在過年期間的侵擾,人們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掛在門旁,同時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門神神荼、郁壘的名字(也有畫上它們圖像的)。這樣,為非作歹的鬼魅邪惡就不敢上門了。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
家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如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