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吳越王,乃是錢俶,原名錢弘俶,因避宋太祖之父趙弘殷名諱,只能稱作錢俶。
他上任的原因很符合五代亂世的傳統——兵變。
他的兄長錢倧當政時,內衙統軍使胡進思跋扈,干預政事,錢倧深感厭惡,內衙指揮使何承訓看出了他的心思,為了上位,于是就建議誅殺胡進思,但錢倧猶豫不決,前后為難。
胡進思可了不得,他可是錢繆時的老人,多次救亡吳越國,錢倧上位時,已經是九十歲的老人了,資歷老,功勞大,看著錢氏三代四王長大的,跋扈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胡進思雖然跋扈,但卻沒有篡位的心思,人家過錯不大,就直接殺人,不利于人心。
畢竟,誰都不會是康熙這樣的。
五代亂世,當皇帝實在是太難了。
殘暴的君主會讓人懼怕,兵將就會造反。
扣扣索索的君主,則不滿足軍人們的**,也會造反。
而在亂世,最忌諱的就是軟弱無能的君主,而猶豫,就是軟弱的代表,這樣的人天生就屬于輸家。
進言誅殺胡進思的何承訓,深刻的明白時機的重要性,而且,在這個亂世,沒有完全保密的東西,皇帝猶豫的時間越長,泄露的機會越大,自己全家就會有生命危險。
皇帝的猶豫,讓他心驚膽顫,為了怕事情泄露,何承訓只能向胡進思告密。
于是胡進思先發制人,和指揮使諸溫等以內衙兵發難,將錢倧軟禁在義和院,假傳命令,說錢倧因突然中風,傳位給其弟錢俶。
錢俶繼位后,將錢倧遷居衣錦軍。
胡進思則加官進爵,厚待之。
至于像何承訓這種首尾兩端的小人,可以說是兩方都不喜,為懲其反復,人心安定,所以直接被處決了。
而錢倧尚在,胡進思就不安生,多次進言處死錢倧,錢俶不許,并派親將薛溫去保護錢倧。
錢俶在繼位后,勵精圖治,下令歷年欠稅盡行蠲免,境內田畝荒廢者“縱民耕之,公不加賦”,民心大悅。又置營田卒數千人,以松江辟土而耕,達到“境內無棄田”。
當時,糧食豐稔,斗米十文,不亞于盛唐之治。
“使相覺得如何?”錢俶坐在蒲團上,微微閉著眼睛,身旁燃燒著檀香,案幾上還有幾本佛經,若不是嘴唇輕動,就宛若佛像一般。
多年來修習佛法,錢俶的脾氣也變得柔和起來,心性很平緩。
吳越的使相,如今只有一位,吳程,六十七歲的老人,居于相位長達二十年,可以說是吳越國的支柱了,他雖然是文官,卻一手策劃了吞并福州的的軍事。
佛性統治吳越國二十五年了,錢俶對待戰事,一向詢問于他。
“王上,老臣以為,必須出兵潤、常二州!”吳程頗有些興奮,此時的形勢,仿若兩國分閩一般,親手策劃了福州,如今,他又覬覦上了潤州、常州。
“潤、常二州,乃是江南沃膏之地,一等一的大州,無論是養兵還是賦稅,都是天下頂有的,若我國得知,國力將大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