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素順?”
高彥儔點點頭,這確實是段思聰的兒子,看來南詔國屬于合法合理繼承了,而且還平定了叛亂,立了威望,卻是沒有縫隙可鉆。
他頗有些遺憾。
但,無奈,只能放棄。
到了這時,也只能把這群大理使臣送去洛陽了。
頗有些喪氣地回到家,高彥儔連嘆了幾口氣,好不容易烏龜殼般的大理露出縫隙,竟然沒能把握,真是太遺憾了。
“老子要彈劾黃勇這斯,鎮守嶺西,竟然毫無察覺,真是不知在作甚!”
大理的叛亂是在東方,也就是臨近嶺西府所在,那么好的機會都沒有把握住,這就非常令人難受了。
也不怪高彥儔如此的氣憤。
“父親!”高守業見其如此,不由得說道:“若果真這般想要建功立業,不如把大理使臣宰了?”
“你小子,胡說什么!”
高彥儔哭笑不得,這是什么餿主意,真是太差了。
“嘿嘿!”高守業笑了笑,說道:“除了這個法子,也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父親你還是待在成都吧!”
“再者說,西川百姓,也不愿意再遭受戰亂了。”
高彥儔聞言,重重地嘆了口氣,思慮了很多,望著天空,這才言語道:“這天底下從來沒有盼來的和平,只有打出來的。”
“大理這幾十年來,人畜無害,其國多習佛教,但日后呢?其改信又如何?”
“到時候遭罪的還是百姓呢,還不如趁機剿滅,尤其是趁著大唐初升時國力強大只際。”
“越拖到后面,越是難解啊!”
想到這里,高彥儔就放下心中的愁緒,然后就毅然決然地回到書房,準備寫下奏疏,然后放入匣子中,私人上書。
伴隨著大理使臣,甚至,還要再快一些,高彥儔的奏疏,就送到了皇帝面前。
李嘉隨意地打開,輕輕地瞄了一眼,然后來了興致,仔細看了看,直接坐起身,拍著大腿道:
“真是太遺憾了,換君,叛亂,湊在一起,竟然都沒趕上!”
機會難得,李嘉也不由得頗有些難受了。
不過,對于高彥儔提議攻伐大理,皇帝還是有些躊躇。
大理其實與南詔是一樣的集權,土地,人口,只是信了佛教,國家就變得謹慎了,但實際上戰斗力不容小覷。
面臨滅國的危機,佛教徒依舊奮發。
無論是蒙元還是明朝,都是耗費了上十萬人,數年之功,才勉強平定下來。
而且,攻下城池還沒用,還有無數的土司,讓人牙疼。
如果持續的消耗下去,對于朝廷來說,真是得不償失。
況且,沒有十萬以上的兵馬,也無濟于事。
“不過,如今卻是不同了!”
李嘉想了想,局勢的確不同了:“從西川而下,再從吐蕃而出,兩面夾擊,大理定然難逃,恐怕會驚慌而歸降吧!”
至于從西南夷,也就是后世的貴州那里走,在此時困難重重,而且還得必須征服大量的土司,糧食補給困難。
不過,自己琢磨不算,還是再瞧瞧吧!
思慮了一番,皇帝就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