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轉眼就是冬至。
冬至大朝,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與正旦大朝難分伯仲。
如果說,冬至大朝,如果大唐國內百官們的朝賀,自己人。
那正旦大朝,則是國內外的大事。
也就是說,正旦大朝,其實就是大唐的臉面問題,主要意義就是展示大唐的風采,萬國來朝的風范。
如西北地區的于闐國,歸義軍,甘州回鶻,高昌回鶻,甚至與更西北的喀喇汗國,都派遣使臣過來朝拜。
而這,一是因為涼州大戰,六谷部數萬兵馬被殲滅,大唐朝廷徹底地介入河西走廊,勢力再次介入西域,不言而喻。
另一個,則是郭守文的功勞。
吐蕃本部被唐人攻占了。
這個詭異的不像話的消息,足足傳了數個月,終于被西域各國證實。
吐蕃人的影響不言而喻,安史之亂后,其盤踞西域近百年,各國印象深刻。
吐蕃雖然崩了,但威名依舊留存。
其殘留的軀殼,讓另一個超級大國給征服了,這豈止是一加一等于二?
這是集吐蕃大唐威望于一身,喀喇汗國都渾身冷汗。
狼來了!
大唐這個龐然大物,真的要來了——
除了這些西北諸國,最大的亮點,還是吐蕃的諸多貴族們。
口頭,書面的宣誓效忠,并不算什么,郭守文直接讓他們進京拜見,見識一下大唐的繁榮富強。
其他的高麗,日本,渤海,真臘,大理,五大屬國,則顯得游刃有余,顯然已經是經歷多年的老手了。
天還未蒙蒙亮,曙光未開之前,朝賀活動就開始了,宰相、六部九卿,大金吾等文武百官身著華服“以樺燭百炬擁馬,方布象城”,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而洛陽城,也因百炬耀街陌,恍若“火城”。
除了在京的朝官外,各地方官也要攜各地方特產作為貢品,遠赴京師來行元旦朝賀之禮。
宣讀賀表的乃是朝廷最為尊貴的,威望最高之人,如今朝廷,也只有首相孫釗,才能擔當此任。
他從含元殿廷口,步至殿下,聲郎舒緩,一字一句地朗讀著賀表,幾乎是就是在炫耀大唐的豐功偉績。
事畢,群臣山呼祝愿:“萬壽無疆——”
群臣百官跪倒匍匐,氣勢驚人,令人愉悅。
而在一眾人中,吐蕃貴族則是最顯眼的存在,無論是衣裳,辮發,還是口音,李嘉一眼就認出來了。
禮儀后,皇帝設宴,君臣同樂。
各國使臣,部落酋長,皆被這浩蕩的場面震驚,無論是吃食,還是宮殿,都不再他們的想象之中。
宴畢,李嘉酒多而獨眠。
翌日,皇帝親自接見了吐蕃的貴族們,態度親切,讓人如沐春風。
出手也大方,瓷器,漆器,金銀珠寶,絲綢玉器,如流水般。
這番貴族們頗為歡喜,大方的皇帝哪個不喜歡。
隨即,快要結束時,皇帝出乎意料道:“吐蕃終究太遠,朕力有所逮,決定還是分封蕃國,派遣宗室就國,你們正好在洛陽,可以見見未來的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