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完后勤準備后,李嘉終于放下了心。
在人治社會,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皇帝如此的重視,哪有人敢捋龍須?
況且,皇城司和射聲司,也不算吃素的。
由于兩年的準備,朝廷上下可謂是極為重視,一切都是那么的齊全。
光是箭矢,就準備了兩百萬支。
而要知道,御營中的弓箭手,弓弩手,也不過兩三萬人罷了,平均每人百支,已經算是極為寬裕了。
況且,戰場上的箭矢回收,也很多。
總而言之,一切準備都是那么的齊全,豐厚,后勤這一塊沒有事,那決定的勝利,就是軍隊了。
只要軍隊不慫,哪怕是一比三,李嘉也能抗住。
回到皇宮之后,鬼使神差,李嘉來到了蕭燕燕的宮殿,而巧合的是,蕭思溫正好也在。
有啥巧合的,根本就是皇帝親自安排,碰巧的結果。
話說,蕭思溫在隴右,擔任數年的隴右知府,功績都被李佳看在眼里。
別說,契丹人役使其他的蠻人,終究還是有一套的。
隴右府的黨項人,回鶻人,吐蕃人,一個個的俯首稱臣,乖巧的不行。
李嘉很是看重,批準其回到洛陽,而且還加其為太子少保,基本上就讓他養老了。
這正合其意。
蕭思溫與女兒聊的開心,突然聞聽皇帝駕到。
他立馬躬身迎接,心里已經猜想到了,皇帝這是特意前來的。
“見過陛下!”父女二人連忙行禮。
李嘉讓他們起來,這才道:“丈人從隴右歸來,功勛不小啊!”
“這是微臣應該做的!”蕭思溫輕聲道。
“陛下,娘娘,十七哥兒醒了!”
這時,奶娘突然過來,抱著吃飽喝足又睡好的十六皇子,輕聲道。
“嗯!”李嘉看著活潑可愛的十七子,不由得抱起,笑道:“十七哥兒快兩歲了吧!”
“陛下,過兩個月,到了八月就兩歲了。”
蕭燕燕也是滿眼都是兒子,笑著說道。
“那么快嗎!”看著懷中蹦跶地兒子,李嘉不由得感慨道。
一轉眼,蕭燕燕被他擄掠歸國已經三四年了,時間過得還是真快。
不過,那么多年來,他到底還是調查出來了,這個女子,很可能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蕭太后。
不過,瞧著她一臉青春爛漫的模樣,李嘉又感覺不太可能。
環境改變人啊!
歷史上她接觸朝政,自然英明果斷,如今待在后宮之中,生兒育女,自然就是小女人了。
逗弄了一會兒兒子,李嘉將其交給了蕭燕燕,然后看著蕭思溫,笑道:“丈人,一起走走吧!”
蕭思溫心中百轉千回,立馬應下。
他又不是瞎子,自然清楚明白,如今大唐上下,都在忙活著北方戰事,或者說是忙于與契丹人決戰。
這讓他有些尷尬。
若不是外戚的身份,他早就被針對的死去活來。
不過,女兒有了兒子,他的心思又轉變了不少。
至少不偏不倚,不再希望大唐戰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