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不是仿照著原作,直接按照腦內的記憶近乎一比一復原的話,當需要額外加工的時候,總會出現腦子里想的東西在真正用筆去畫的時候,完全想象不出來對應的細節與具體的畫面。
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與嘗試后,李唯發現,他猶豫不決的原因,漫畫嚴重‘逾期’超出計劃的原因,就是為在提筆之前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
劇情。
漫畫并不是簡單的呈現圖片以及各種停滯的動作。
支撐漫畫需要的是劇情。
相對應的‘對話’、發生過的事情,需要逐漸精細到每一幀每一秒。
《魔法少女小圓》之所以畫的過程很簡單,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刷的次數很多,對于所有的情節都記憶猶新且倒背如流了,所以在繪制的時候沒有出現過任何的問題。
他現在畫《Another》時遇到的問題就像是當初為什么不畫民工三漫的原因一般。
缺少細節。
不過缺少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不記得,而是需要修改。
把缺少的細節,用自己的腦補以及理解去補上去,并不像想象中的填空題那樣的簡單,需要耗費的時間以及功夫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多。
對此,李唯選擇的方式是,寫出來。
把腦海內,看過原著、漫畫以及動漫的各種記憶拼湊在一起,加入自己的改動,把它寫出來,再通過版本的《Another》把它改成漫畫版本的《Another》。
這是李唯的初步計劃。
如此這般操作一番,細節會更加的豐富,后續畫成漫畫的時候也有了更多的余地去進行精修刪減。方便了美化、后續加工等等工作。
有了想法,李唯慣例的在工作量與效率之間權衡了一下利弊,思考過后,李唯越發的覺得把劇本寫出來之后再進行繪畫是一個很高效且完美的東西。
畢竟以他的效率而言,單純只羅列一個劇情大綱什么的是完全趕不上進度的。
普通的漫畫家,一話興許是需要一周的時間,但是對于他來說,一話最多也就是一個小時的問題。
如果想要保持這個效率,一天都在畫漫畫的話,僅僅只有大綱是不夠的。
畢竟不可能讓腦子一直保持著高速的運動,且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著相應的劇情。
想要提升效率,更專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但是考慮著自己這是第一次寫所謂的‘’并且明天還是需要交作業的,所以李唯決定先把動漫對應的前兩集的內容寫出來,對應的依舊是女護士從電梯上摔死的鏡頭。
這部分的劇情,前半部分,需要自己的修改,且不影響故事的整體劇情,需要耗費的經歷也不是很少,畢竟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李唯也沒有托大,準備先來個小目標試一試。
Aother的故事主要圍繞著被詛咒的三年三班展開。
這個詛咒的起因是26年前,一個叫做Misaki的人望很高的學生。
最初Misaki的死亡完全就是一個意外,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存在任何的玄學解釋。
但是初三年級三班的同學因為某些奇妙的理由與情誼拒絕接受Misaki的死亡,班級中的所有人都當做他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一樣,每天對著空無一人的座位上打招呼,在座位上擺花等等。
這樣的行為,在無意識中似乎是完成了某種儀式,把死者Misaki的靈魂重新召喚出來。
而這個儀式又有著漏洞,使得初三年級三班每一年都會出現一個死者。
或者說,就是因為這個儀式的產生,才讓初三年級三班每一年都會死一個人,而后被迫循環這種儀式。
人雖然已經死了,但卻和活著無異,過著日常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