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你在紙上畫一個扭腰揮動棒子的動作。
可以讓人立馬知道這個人是在打棒球,是漫畫家的本事。
你現在的這個動態捕捉,在我看來,就像是不畫背景的情況下,你讓人揮棒子的動作并不是在打棒球,而是拿棒子在敲人。你懂我這個比喻想要表示什么吧?”
來了,來了,又是這個同款問句。
‘我現在在解釋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而不是三,你懂我想表示什么吧?’
“老師,懂了。”
雖然有著如此強烈的既視感,但是面上李唯還是要掩飾住自己的吐槽,抱著虛心求教的態度虔誠的回答著問題。
【演藝這個技能點加的就離譜!!!
有一種被系統吐槽了的感覺,李唯只能訕訕地咳嗽兩聲,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但不清楚這一切的江大師依舊在對著李唯喋喋不休。
“不同運動、行動的動作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著對應的不可取代的精髓的一部分,其中通過眼神、手、腳、道具等等東西被區分開來,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故事中所有精髓的點,在這些漫畫格子中表述出來。”
說著,江大師示范一般,又修改了一個畫面中主角與配角的動作配比。
“按照你這個作品的風格而言,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我需要強調一下。
我希望你能做到的是,不僅僅是通過劇本中的設定與設計好的情節讓讀者感到恐懼。你懂我的意思嗎?因為被設計好了是鬼、是幽靈而恐懼,而是因為你的作畫讓人感覺到毛骨悚然。我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作品。
你這部漫畫讓我現在看來就像是一坨屎一樣,但是它不應該成為一坨屎,是因為你的無能,才把它變成這樣的。
你需要清楚,它將成為一部作品。
作品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需要步步為營,你需要精心雕琢。
你劇情中的一直提到的‘詛咒’,不要總是通過對話和死亡事件、通過過度的血腥恐怖渲染讓人感覺到恐怖。
你需要讓讀者有通感!”
江大師的這一番話讓李唯又開始了沉思,說的十分的有道理。
他一直覺得腦海中Another原版的動漫有著說不出的違和感,既有著對于當時大眼畫風的不適應,也有著對于劇情中角色缺乏表現力、恐怖渲染怪異的違和感。
但是剛開始他并沒有發覺到這一點,通過把角色美化,角色重新設計后,帶著創作者的心里再去看這部漫畫的時候,他以為這總奇妙的‘違和感’消失了,殊不知自己只是在審視漫畫的時候戴上了有色的眼鏡,自認為畫的很不錯,劇情構造的很棒罷了。
這是常有的現象。
但是此時,作為局外人,作為審核者的江大師卻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他的審閱目光是絕對客觀且苛刻的,此時指出的問題直戳重心,對于這部漫畫的提升而言,甚是重要。
不過···問題在于,發現了問題之后應該如何修改?
修改劇本嗎?
但是看著江大師的語氣而言,似乎問題并不在劇本上。
于是帶著疑惑的目光看向江大師,等待著他后續的解釋。
而江大師也是讀懂了李唯的疑問,清了清嗓子之后,繼續開始說著他的意見。
“怎么做?很簡單,只需要讓前面的每一個格子中呈現的畫面,都為了你后面的‘恐怖的詛咒’所服務。”
江大師雖然噴的很厲害,但是同時給予李唯的意見與改正方式也是簡單明了、清晰無比,有著名師之名著實也是名不虛傳的。
“每天都緊張著的、賭上自己的性命去上學究竟是怎么樣的?
無視著一個班級同學,這樣去上學真的很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