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鯤再想冒壞水,也得考慮新拉攏的表面合作伙伴的情緒。
所以他安安分分茍過了整個圣誕假期,又茍過了整個元旦假期,一直茍到西方人年后普遍重新開工。
日歷悄然翻到了1999年。
而顧鯤本人就帶著未婚妻,一直在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高山城堡里,每天滑滑雪、打打高爾夫。運動得灰頭土臉了,便就地泡個溫泉,想泡多久泡多久
風不大的日子,還可以到游艇帆船的甲板上,曬曬冬日的陽光,別有一番情趣。這種曬著暖洋洋、還不用抹防曬霜、不用怕熱的感覺,對于南國之人來說實在是太享受了。
(目前的泰王好像也是這樣帶著20個嬪妃到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避世的,遠離塵囂和疾疫。可見東南亞國家的人看慣了熱帶景色和大海,找高山雪湖換換口味,是很有逼格的。
我寫這整段情節之前,比泰王的料爆出來時還早一兩天,是我在先。可見我很有先見之明,對東南亞貴族的奢靡方式功課很貼切,不信的可以回去看章節發布時間和網上新聞的時間。另外,也要感謝本書的幾位馬來西亞書友提供的風土人情方面的細節素材)
1月過半,歐洲的白人們紛紛開工了,顧鯤才讓索菲雅按計劃,去跟開云集團的人接洽。
接洽的言辭、理由都是現成的,之前都跟索菲雅交代過了。
無非是“在歷峰的人面前演得像是要取代開云的模式,在開云的人面前要演得像是要取代歷峰的模式”,在無論哪一方面前都要盡量人畜無害、讓對方覺得你相對而言不是他緊迫的競爭對手。
思路很簡單,關鍵是贏在細節,能不能在賣人設的時候拿出真知灼見的理解。
準備充分的索菲雅完成得還不錯,僅僅牽線搭橋談判了兩周,就把相關的股權置換意向談妥了。
過程中顧鯤本人也親自出席了幾場應酬,主要是跟開云集團的大老板、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吃喝玩樂、一起套套交情商業互吹一番。
顧鯤原先對弗朗索瓦.皮諾并不是很了解,只有一些流于紙面的描述和情報。所以顧鯤下意識就把對方當成了跟約翰.魯伯特一樣的人設模板。
一起喝過幾次酒、玩過幾次女人之后,顧鯤才揣摩出一些不同來。
弗朗索瓦.皮諾的家族呢,算是土生土長的法國人,對奢侈品行業有一種天生的熱愛,甚至老板本人都是有點藝術家氣息的。
這一點上,或許顧鯤從未謀面的本領域第一巨頭、LVMH的伯納德.阿諾特也是這樣的吧,阿諾特也是那種很有藝術氣息和追求的法國人。
所以,這些人對于自己進入的、熱愛的生意圈子,是很少會考慮退讓的。他們不會因為“專注于做女裝/女包”已經無法爭奪到這個細分領域的世界第一,就畏縮、轉戰別的細分領域,以求“寧為雞口毋為牛后”,他們會堅持做下去,少賺一點就少賺一點,事業中心絲毫不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