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莉心中對目前蘭方每年的旅游人數并不是很了然,所以連忙又去查了全部旅游人數。
去年的統計數據,大陸來蘭方的旅游人數已經達到100萬人次了,加上日韓的有錢人和少數其他有錢人,大約一百三四十萬人次。
而今年才八月份,居然大陸游客已經達到一百萬人了,最多再過兩周就能追評去年的全年記錄,這樣算來后續四個月都是凈增長,或許比去年猛增50%都是可以期待的。
這增長率也太夸張了。
羅海莉琢磨了一下:“每月十幾萬大陸游客來,奢侈品帶貨消費人數目前大約是七萬乘以七成的陸客比例,也就是五萬人——相當于40%來蘭方的大陸游客,都有帶奢侈品。看來還有挺大的增長空間。”
顧鯤:“不是這么算的,40%不少了。男人女人一起出來,可能只有一個人負責買東西,小孩更不會親自買了。40%的人次不是關鍵,關鍵是人均消費金額,現在來消費的人人均才兩萬七——這已經相當于是‘一戶’來蘭方旅游的總購物了,買一套阿瑪尼的西服都不夠,這里深挖的空間大了去了。”
估計大多數人也就是買幾套化妝品湊數的,每月五萬大陸奢侈品購物客里,真正花五萬十萬買珠寶名表西服名包的,估計只有一兩萬人吧,全靠這些人的高消費把平均數拉高了。
羅海莉想了想,也并不失落:“上升空間大,正好顯得出你將來植入式代言的威力,要是奧運會后,國內成功男人都以穿你穿的西服為榮,把大家對檔次的認識統一起來,肯定會暴漲一波的。
對了,我們不如去那邊賣男裝的連卡佛看看吧,我一直奇怪,連卡佛好像是個香江的專賣店品牌吧,你怎么把它吸收到銀泰購物城里來了,那又不是時裝珠寶本身的品牌,這相當于在宣傳別人的牌子吧?”
連卡佛這個牌子,男人基本上都沒聽說過,但是2010年以前就買過奢侈品的女人肯定知道。那并不是“愛馬仕/普拉達”同類的奢侈品品牌,而是一個“奢侈品專賣店”的品牌。
換句話說,在連卡佛的店里,會有愛馬仕/普拉達/香奈兒的鋪位,它本身是一個專精于只給奢侈品提供專柜的集中購物中心,只是規模很小,只賣奢侈品,其他一概不許入駐。
2000年的時候,內地滬江和京城都已經有連卡佛了,所以羅海莉念書的時候在滬江也見過,只是那時候買不起,但她好歹知道這是一個香江的連鎖店品牌。
“連卡佛有一部分股權,是我98年干掉孔尚忠的時候,隨手低價拿來的。那時候孔尚忠剛嗝屁,他的資產都被賤賣處置,又趕上東南亞金融危機,沒花多少錢。
我對它只是工具人一樣暫時利用一下。畢竟銀泰根基太淺,又是內地的購物中心品牌。所以初期我覺得搞一個‘二級入駐’,用知名度高的小而美精品奢侈連鎖店,帶動大型購物城,會比較好一點,大陸游客也容易接受。
過個三五年,我就會漸漸撤掉的,未來不會再需要作為中間環節存在的‘精品集中連鎖店’,奢侈品牌直接與大型商城簽約專柜就行。連卡佛就是拿來廢物利用過渡一下的。就跟加萊亞佐、麥昆這些設計師從大牌獨立出來之前,需要用大牌鍍鍍金一樣。”
顧鯤對所謂的“香江商業零售精品老字號”都沒有絲毫感情,利用完了任何時候想死都能讓他們死。
一言以蔽之就是工具人,目標感非常明確。
有點像“我要捧自己的素人明星出道,但是一時之間又捧不紅,就先把他塞到某個當紅組合里面,讓他跟著組合一起紅,再把用過的工具組合扔了”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