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種不正常的商業模式也引發了我國市場監督稽查人員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警惕。根據我們的經驗,這些購物團多半會伴隨著強制購物等違反我蘭方國民事法律的的行徑。因此我們進行了嚴格監控,一旦發現即刻行動取締。”
“然而,在追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不止強制購物這一種非法嫌疑,還發現了辱罵、不尊重消費者、侵犯人身自由、乃至銷售假貨、侵害包括法國、意大利等國品牌知識產權的問題。
因此我們于6月8日發現確鑿證據后,6月9日即果斷采取了行動。一番突擊專項整治后,搗毀六處非法購物團捆綁窩點,收繳涉假貨物、并順著線索端掉了兩個假貨囤積倉庫,按真品計算案值相當于1點5億美元。”
在電視上,這些信息當然不是這么一板一眼直接說出來的,而是夾雜穿插著蘭方人之前搗毀那些窩點時拍攝到的第一手素材。只不過在素材剪輯中間,還穿插了一些女主持人、記者對代表監管部門的發言嘉賓的提問,由發言人在有人捧哏的情況下把上面這些話恰到好處地說出來。
蘭方本地的電視臺,乃至東南亞鄰國和部分轉載了此節目的日韓電視臺,基本上是全文播放了。倒是華夏方面的電視臺,選擇了而有所取舍,畢竟這里涉及到一些互聯網公司。
而法國和大洋國的電視臺,在各種轉載中肯定還會自行增刪取舍。
但不管怎么說,如今也不是電視臺可以一手遮天的時代,只要消息有報道出去,引發了圈內人的關注,進一步的信息大家也可以上網搜嘛。
大洋國的互聯網發展,大約比華夏平均要領先三四年吧。所以2002年的大洋國,普通人上網看新聞的比例,大約跟國內2006~2008年之間的普及率差不多。真有想關心的事情,肯定是很容易查到全面資料的。
另外,電視爆料上提到的假貨案值,是按照“如果這些東西真的被當成真貨都銷售出去了,能價值1點5億美元”。可事實上這些東西要這么摻雜著賣出去賣完,起碼得幾個月的時間呢,而真貨的售價和假貨的生產成本之間,差價何止百倍。
所以這批仿冒古馳阿瑪尼的假貨,生產成本最多也就百萬美元罷了。
倒是還有一些仿冒卡地亞的小牌珠寶,成本倒是挺高的,也被顧鯤的人以假貨依法收繳了,可實際上顧鯤卻能大賺一筆——因為那些所謂的假貨,并不是黃金或者鉆石是假的。
他們用的金子也是金子,寶石無非質量差一點,比如色澤、火彩這些存在夸大宣傳,但寶石還是真寶石。之所以被查獲,最大的理由是他們本來是老鳳祥之類的國內做工,但是被虛假地打上了卡地亞的牌子。
所以這批假貨是顧鯤查封收繳得最賺的了,只可惜分量不多。
這些都是小錢,不必贅述過多。
一言以蔽之,顧鯤是趕在易普拉辛爆料之后當晚,就把后續真相給接上了,而且恰好是在大家的關注熱點被炒起來的時候。
大多數圈內人也就看個熱鬧,但少數比較敏銳的觀眾,當晚就注意到了一些關鍵細節:
“咦!蘭方人實施這個專項打擊,好像時間上是在之前的非法零費團黑中介新聞被爆料出來之前誒!而且準備打擊行動應該也要時間的吧,可見蘭方人至少是在爆料出來之前好多天就注意到這些亂想了。”
“原來只是尊重外國商事法律,所以只要沒有違反蘭方本國商事法律,就采取‘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觀望態度,這倒是很有我們的法治精神嘛,跟其他東方國家倒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