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不是林修遠偶然之下開啟了天眼,他想要走上通靈者一途,也只能通過家傳的辦法從練武開始,依靠十二形引導術打通經脈搬運氣血從而間接強化自身靈魂,當靈魂強化到一定程度達到滿溢狀態就有可能覺醒靈識,達到修行天羅決的基本條件。
稷下絕大部分的傳人走的其實都是這一條路,依靠自身的毅力在荒山野嶺中鍛煉筋骨,采集山珍;獵食猛獸精血強壯自身,力爭能在三十歲之前打通全身經脈讓靈魂能完成滿溢狀態覺醒靈識,才有可能在血氣衰敗之前修行天羅決成為真正的通靈者。
從一介凡人修行到可溝通陰陽驅使靈力的通靈者,需要驚人的毅力與日復一日艱苦絕倫的鍛煉。就林修遠所知,歷代先祖中也只有林道乾達到了這一步,可稱之為真正的通靈者。其他哪怕是天賦絕倫的林熙堂都沒有完成這一步,他在四十歲的年紀打通全身經脈后,身體氣血其實已經受限于**開始走向衰敗,盈虧之下終生無法達到氣血滿溢的地步,也就無法覺醒靈識修行天羅決,只能眼睜睜看著**日漸衰老喪失更進一步的機會。
而相比歷代先祖,林修遠可以說是占盡優勢。開啟天眼后,他在修煉一途上完全就是像開了外掛一樣。他不用像先祖一樣埋頭苦練,力爭在三十歲之前打通全身經脈氣血滿溢,才能依靠天羅決煉化外界靈性補充**因自然衰敗而日漸衰弱的靈魂。他可以反其道而行,先一步修行天羅決強化自己的靈魂,反過來讓強大無比的靈魂來反哺肉身。
這使他的修行實際上可以做到相輔相成,打個比方的話,別人的修行實際上是在做加減法,在三十歲之前還是只加不減,但一到三十歲就是每天減1,假如每天不能通過修行增加至少是2的話,那就是永遠原地踏步,說不定還要倒退。而林修遠卻不是如此,開啟了天眼這個外掛的他做的是乘法,有增無減的呈倍數增長。
所以不管是修行的效果還是進度,他都能遠遠的甩開先祖,達到前人難以想象的高度。之前只是因為對自身處境的估計不足,加上性格里先天不喜歡與人搏殺,這才忽視了家傳的武學。但現在外部環境如此惡劣,林修遠就算再不喜歡也只能硬著頭皮練了。
不過,相比先輩們遵循古法一步步腳踏實地的鍛煉筋骨,林修遠有著理科男特有的執拗。他永遠對先輩的經驗抱有懷疑的態度,不管是修行天羅決還是學習奇門遁甲,在做之前他總是習慣性的先要弄明白原理。
就如老子李耳一脈十二形引導術,在他看來這十二形其實就是學習十二種動物的發力技巧,其中的每一形其實都是針對于身體局部某個部位的鍛煉,通過這種針對性的鍛煉方法來打通全身經脈,從而做到氣貫全身。
以虎形為例,虎形所針對是雙手與雙臂的力量,通過短距離的爆發力打擊出驚人的力量從而制服對手。而猴則是鍛煉的全身各個小肌肉群以及局部肌肉,達到類似跑酷運動員那樣能在極端地形下奔跑縱躍的本事。鼉實際上就是鱷魚,練的是能在水面上漂浮以及搏殺的本事。雞和馬都屬于腿法,馬偏向于靜態模式下的后蹬和側踢,而雞則是運動狀態下的前蹬腿及鞭腿,這類腿法在泰拳中也有展現。鷹更多是高處的撲擊,講究伏擊狀態下居高臨下的一擊必殺。蛇屬于身法一類,講究貼身狀態下的閃避與快準狠的攻擊。熊練的是腰力,在扭打僵持狀態下以腰為軸的力量壓制。鷂、燕、鶻都屬于輕身功夫,到了后期更需要靈力配合才能施展出來,屬于制空手段。而龍則是作為所有其他十一形的綜合體,威力最大,最為全面。
先輩們對這十二形的修煉,基本都是長期觀察動物在原始狀態下的一舉一動,先模仿形,再取其意。但林修遠卻覺得這種方式太過落后,明明是人,為什么要學動物的生活狀態。在他看來,既然剖析出虎形練的是雙臂以及雙手的力量,那么只要研究出老虎攻擊時的運動原理以及肌肉運動幅度就可以了。
打開電腦,在網上找了幾段老虎捕食和搏斗的視頻仔細觀察后,林修遠發現老虎的雙臂確實力量驚人。相比獅子,老虎的后腿力量更足,站起后的高度遠遠超過獅子,另外獅子只能做到單掌拍擊,而老虎卻可以做到在瞬間內雙掌連續組合拳打擊,其每一掌都能達到1400磅的力,在短途奔襲后撲擊狀態下的最強一擊甚至能夠達到一噸的力量。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老虎雙掌攻擊的基本力量就是自身體重的三倍以上,有了速度加成后再算上體重所構成的沖擊力,那么力量可以達到自身體重的五到六倍。假如算到每立方厘米壓力那就更恐怖了,起始數據就是每立方厘米2噸左右的力,有了速度和體重的加成后這個數值還會更高。不過實際上這個數據會受到受力面積的影響而大幅度降低,就如老虎打一顆雞蛋大小的橡膠球所造成的力量和打在一面盾牌上,受力方所受到壓力會完全不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