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本官是奉監國之命……。”
“請大人出示殿下手諭。”
“這……殿下傳的是口諭。”
沈致遠手一攤道:“既無證據,又無手令。沈某選擇不信,也在情理之中吧?”
廖仲平惱意漸盛,“沈致遠,你不要無禮取鬧。本官已經說了,只要吳莊中人不出吳莊門,本官絕不為難……。”
“憑什么?”沈致遠聲不大,卻生生把廖仲平的話給噎了回去。
廖仲平喝道:“憑本官麾下千人,如何?”
這就是談僵了。
話盡,便是比實力。
廖仲平原本六百多人的規模,經三界一戰后,朱以海已經對其滿編。
如今是一千一百二十人的編制。
可沈致遠卻不吃這一套,他與吳爭不同,吳爭是官大反而膽小,也可以說是謹慎。
但沈致遠只對吳爭負責。
所以他無欲則剛。
“廖大人打算血洗吳莊么?”
“廖某原無此意,可如果你敢挑釁本官,廖某也絕不手軟。”
沈致遠呵呵一聲道:“廖大人不妨試試。”
不妨試試,這四個字不僅廖仲平驚愕,連吳小妹、周思敏也愣住了。
這是試試的事嗎?
就在所有人都驚愕的時候,“嗚……”的號角長鳴聲起。
一隊千人明軍出現在遠處,瞬間在廖仲平部外圍,形成了反包圍。
廖仲平愣了,他此來本沒有對吳莊動武的意思,只帶了三百多人。
如今面對這么一支突然而來的明軍,如何對抗?
廖仲平怒道:“吳爭敢豢養私兵?”
從古至今,這個罪名確實很重。
吳爭千戶之下,滿編只有一千一百二十正兵。
但他現在三千人的規模,是以散兵(臨時)的方式經過兵部張國維,向朝廷報備過的,所以,廖仲平很清楚,吳爭將除了陳勝二百多人之外的所有軍隊帶去了江北。
那么,這眼前一千人的軍隊從何而來?
這才有了“吳爭敢豢養私兵”這一問。
沈致遠不慌不忙地答道:“廖大人言重了,吳千戶怎會豢養私兵。這支軍隊之中,二百多人是朝廷正兵,百戶陳勝所領,其余之人,是之前吳千戶剿匪時收編的山賊、土匪。這已經在兵部報備,廖千戶可以前去核查。”
廖仲平愣了,他知道沈致遠應該不會說謊,因為這事只要回去一問,便可一目了然,敢于這么公然拔營出來,想必早有準備。
廖仲平為難了。
這時,陳勝、錢翹恭二人聯袂而至。
向廖仲平一拱手,陳勝道:“廖大人回吧,真要打起來,大人既不占理,也占不了便宜,雙方都是明軍,何必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