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額頭冷汗浸出,他知道,多鐸說的沒錯,恐怕一個時辰,也無法擊潰對面的明軍了,不,現在要考慮的是,清軍該如何撤退。
此時多鐸再次下令道:“撤!”
“大王,前方至少還有三千人哪?!”博洛的眼睛通紅著。
多鐸不再說話,轉身離開。
博洛再次往戰場望了一眼,原本一直后退的明軍,已經不再后退,反而是清軍陣線開始緩緩后退了。
博洛帶著無限的痛苦,轉身追多鐸去了。
他明白,這場戰爭結束了。
上萬精銳,折損在了紹興府。
這,在不遠的日子里,將讓自己和多鐸,面臨朝廷嚴厲的申飭,甚至可能因此而被貶職降爵。
但這些,遠不及眼前族人的死亡來得更讓博洛痛心。
博洛淚如雨下!
……。
多鐸下令撤退,意味著清軍進犯紹興府的圖謀徹底失敗。
可戰斗依舊在繼續。
戰場上,還在死人。
被多鐸棄之的近三千清軍,依舊在抵抗。
直到吳爭率部突破崧廈清軍的阻擊,與瀝海衛兩面夾擊,這才真正擊潰了這些已經注定無法返回他們故鄉的棄子。
而被兩面夾擊之后的這支清軍精銳,最后投降的僅二百多人。
整個瀝海軍民一片歡騰。
半個月了,勝利終于到來了。
吳爭卻無法享受到這種期盼已久的欣喜,因為他心憂被清軍擄走的吳莊百姓。
多鐸撤退時帶走了吳莊的三百多農戶。
他甚至給吳爭留了話,提了三條要求。
釋放此戰所有俘虜。
不得追擊。
回到戰前邊界,明軍收回余姚之后,不得趁機越界進犯寧波。
只要同意這三個要求,吳莊農戶將會被釋放。
吳爭長吁了一口氣,他終于放下心中大石。
對于吳爭而言,再大的代價,也值得。
“回復多鐸,三個條件,我都應了。立即釋放擄走的百姓,三天之內,我要見到他們。”吳爭撫了撫胸口道,“還好,清軍俘虜不少……宋安,你部那應該有不少吧?就算一換一,不,二換一,不,我大方些,三換一,要讓多鐸明白,咱漢人的命比他們值錢多了。”
吳爭的話,引起象厲如海這樣的土著的呼應,可象錢肅典、陳勝等將領卻不贊同。
陳勝道:“大將軍,交換俘虜之事,不妨延緩,與上千韃子精銳相比,犧牲三百多的百姓……值得!大將軍可知道,此戰厲將軍率八千瀝海衛與清軍奮戰兩日兩夜,雙方的戰損幾乎是二比一。若不是大將軍來援及時,戰場結局恐怕會完全不同。這些俘虜一旦換回,我軍又將會付出多少士兵的性命?屬下……不贊同交換,更就別說是以三換一了。”
吳爭的臉色有些陰沉起來。
錢肅典道:“我贊同陳將軍所言,戰爭總得有人犧牲,我想換作你我,還有在場任何一人,如果需要犧牲,都不會拒絕。吳爭,這是場國戰,百姓自然也不例外,他們需要有被犧牲有覺悟。”
連從曹娥江趕來的張名振也附和道:“大將軍,我也覺得不妥。百姓隨處可見,若一朝被韃子要挾得手,日后便會成為慣例,清軍只要隨處劫擄一些百姓,就可以向我方要挾一些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如此,我軍還怎么與敵對抗?”
吳爭慢慢坐下,然后嘆息道:“諸位都是我的肱股,我視諸位如兄弟,我以為你們懂我……可惜,你們還是不懂我啊。”
突如其來的話,讓諸將領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