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廖仲平的判斷失誤了,老奸巨滑的濟爾哈朗反其道而行之,主攻了神策門。
然后一戰攻下神策門。
當然,就算廖仲平將主力部署到神策門,也只是延緩了清軍攻破城門的時間,結局依舊不可能變。
因為廖仲平就算知道神策門危急,就算有時間能派軍隊增援神策門,他也派不出太多的機動兵力了,太平門此時一樣正在被一萬清軍強攻。
神策門的失守,代表著城墻已經對清軍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廖仲平只能硬抗太平門不失,同時,派一支六千人的偏師部署至雞籠山司天臺一線,以此來遲滯北面清軍的南下時間。
這個時間,不是用來助皇城部署防守的,而是廖仲平盼著吳爭能及時趕到。
當天傍晚,天色將黑時,西北鐘阜、金川二門相繼失守。
駐守二門的六千明軍和一萬民眾全軍覆沒。
譚泰率部挾破城之威向南挺進,子夜時分,其部前鋒與濟爾哈朗會師。
至此,應天府北城已盡落清軍之手。
濟爾哈朗隨即下令,從兩部人馬中,挑選出一支三千人的生力軍,連夜向南突擊。
……。
這一夜,應天府所有人無眠。
奉天殿燈火長明。
君臣百余人凄苦相對。
誰也沒有想到,應天府會如此輕易被清軍攻破,前后才四天啊。
三萬守軍,前后征召了八萬民眾。
這樣的實力,就算清軍再強悍,怎么也該守住一、二月才正常。
不得不說,守軍和民眾都盡力了。
至少沒有出現士氣崩潰的現象。
所有人,包括朱慈烺都想問個為什么?
可這還重要嗎?
錢謙益恨聲道:“陛下,鎮國公吳爭坐擁四衛大軍,如今京都危急,其部金山衛卻滯留鎮江,遲遲不北上增援,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右都御史王翊出聲嗆道:“首輔此話偏頗,朝廷沒有旨意,鎮國公如何調兵入京?此時我朝危急之時,急需內上下同心,首輔就不要橫生枝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