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軍旗是動了些腦筋的,為了讓江南廣大民眾迅速認同,在張煌言、莫執念等人的建議下,以上面所說,商人通用的圖樣做藍本,經過數次修改,終于確定下圖樣。
因大將軍府是隸屬于義興朝麾下政權,所擁戴的依舊是故明。
所以,旗幟由紅日、黃月的圖案和藍底組成,藍底代表青天,象征著我大漢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
紅日在左,黃月在右,月抱日,是為明。位于旗幟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國位于四方之中之意。
紅日寓意皇權,黃月寓意天下百姓,又寓意漢人膚色,月抱日,寓意天下百姓擁戴皇帝,圖案放在正中,寓意大明將漢族的利益視為核心利益。
月抱日圖案四周的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光芒位于青天之上,表示大明光輝時刻都在普照萬方。
紅色光芒中四個尖銳的大角,分指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即“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漢人延續千年的道德規范。
第一面“青天紅日黃月”旗,是在大將軍府伴隨著二十四響禮炮聲升起的。
看著冉冉升起的旗幟,觀禮的官民和應邀而來的各國商人,無不神情肅穆,不知道是被升旗的莊嚴所浸潤,還是畏懼于二十四聲炮聲巨響。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都就是從今天以后,這面旗幟將飄揚在六府之地的上空,且會越來越遠,越來越多,越來越……懾人心魄!
……。
“爭兒,你倒是應一聲啊?!”吳伯昌微微蹩眉道,“大將軍府幾位大人都去學院和學生們見面并演講了,好歹你去露個面。”
吳伯昌也是被學生和教員們逼急了。
這不奇怪,這六府之地,不知道吳伯昌是大將軍他爹的,恐怕還真沒幾個。
不管是學生仰慕吳爭,還是教員想見吳爭以尋求一個入仕捷徑,吳伯昌都會是他們的突破口。
可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吳爭心里清楚得很,人貴自知之明嘛。
吳爭可不想去丟臉,真要論起風花雪月、吟詩作對來,吳爭還真不是那些士人教員的對手。
所以,吳爭只能不回答,只顧著低頭吃飯。
吳老爺見兒子不吭氣,惱了。
他將手中飯碗往桌上一頓,“好小子,你老子使喚不動你了,是不是?”
邊上周思敏連忙打圓場道:“公爹息怒,難得夫君回家,一家人吃頓團圓飯,該高興才是……想來夫君也是公務繁忙,并非是不從公爹……夫君,對嗎?”
吳爭苦笑著點點頭。
吳伯昌哼道:“你爹我領著八百士子教那五、六千頑童容易嗎?你拍拍手當個甩手掌柜,讓你爹我架在了火爐上烤……好嘛,讓你露個面,就不應氣了?”
吳爭道:“爹,您消消氣,我應了還不成嘛?……這樣,我挑個有閑時候去。”
“什么時候?”吳伯昌追問道,自己生的兒子,啥性子哪能不清楚?
吳爭被逼到了墻角,只能道:“就三、五、七天之內。”
“到底是三天、五天、還是七天?”
“呃……七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