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在場將領,包括張國維都堅決反對。也是,這個時候,勝局已經抵定,主帥何須冒險赴約?
可吳爭,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
尊重對手,等于尊重自己。
這一點,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都適用。
換個邏輯,那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吳爭自認非多爾袞的對手,從嘉定開始,吳爭就視多爾袞為強大的對手,沒有之一。
皇太極生生逼死了多爾袞的親生母親,奪走了原本屬于他的皇位,他能忍人所不能忍,直至爬上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還讓皇帝喊他一聲“皇父”。
僅憑這一點,吳爭從不敢輕視多爾袞。
直至當下,多爾袞就在城內,已是“束手待斃”,可吳爭依舊沒有絲毫輕視之意。
張國維領兵駐守城外。
宋安領兵守住城門接應。
魯進財、岳小林率三百隨扈伴隨左右。
這些人,足以讓吳爭從敵人的包圍中,突出重圍。
吳爭知道,自己必須得去見見多爾袞,哪怕此時完全可以一聲令下,大軍入城,將多爾袞提溜到自己面前。
多爾袞尚可為崇禎發喪,自己為何不能見見多爾袞?
無論是英雄、還是梟雄,都是人中翹楚,這樣的人,千百年只出廖廖數個,可殺但不可輕辱。
……。
但事實打了吳爭的臉,城中沒有埋伏。
除了多爾袞已經走了大半的近衛,行轅中最多不超過二十人。
雖然這些人的眼神是兇狠、惡毒的,但這真沒有埋伏。
這些人被吳爭隨扈迅速繳械,沒有一絲反抗。
吳爭咧了下嘴,帶著一絲苦笑,在多爾袞那些近衛噴火的目光中,緩緩走了進去。
……。
“你來了?”這語氣問得就象多年沒見的朋友。
“來了。”答得一樣沒有一絲火氣。
任何人看到,都不會以為這二人心里都一百分地希望對方死,甚至是,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