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爭欣慰地點點頭,道:“多謝二位先生仗義相助。”
“于國朝有利之舉,臣等當仁不讓……不敢當吳王稱謝!”
屋內氣氛瞬間“融洽”起來。
李颙首先向黃、顧二人拱手為禮,“還請二位前輩怠罪學生狂妄之罪。”
黃、顧二人拱手還禮,“長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
瞧瞧,瞧瞧,剛剛還箭拔弩張的,眼下恨不得坐下來品茗論交了。
但顧炎武此時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他斟詞酌句地問道:“敢問……吳王真要助秦王一臂之力嗎?”
看來朱存釜想上位,也算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顧炎武的問題引來了所有人的注意,他們將目光紛紛轉向吳爭,哪怕是李颙,他也對此很感“興趣”。
吳爭稍作遲疑,回答道:“本王確實在之前答應了秦王,待此戰結束之后上疏舉薦,由他接替張同敞統率右營……但顧先生這個助字,怕是不合適……準確地說,應該是交換。如果能以秦王接任右營都指揮使換得光復徐州府,本王覺得值!”
這話回答得實在,讓黃、顧二人微微頜首,對吳爭的好感,多了一些。
黃宗羲道:“秦王有異心,朝野皆知,若得吳王相助,必如虎添翼,此乃朝廷、天下之大幸。好在吳王此番只是利用……總算是萬幸。”
吳爭道:“未必如黃先生所言這般不堪,有野心之人必有大能為,否則便是……自挖墳墓。”
這話說得蹊蹺,但回味起來,意韻深長,黃宗羲、顧炎武一時間竟有些癡了。
吳爭有些不耐,沖馬士英施了個眼色。
馬士英懂事,打了個哈哈道:“戰事緊急,二位大人若有意與吳王秉燭夜談,還須在戰后……此時還請二位大人盡快擬一道文書,與秦王聯署之后,即刻發往南面,以免誤了大事。”
黃宗羲、顧炎武這才回過神來,向吳爭一揖道:“那臣等先告退了。”
吳爭點點頭,“二位先生請便……馬瑤草,代本王送送二位先生。”
馬士英應聲,引黃宗羲、顧炎武出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