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無我”投的月票。
番人艦隊大舉撤退了。
大松一口氣的鄭森,疑惑地看著敵人艦隊緩緩撤離,他不明白,這中間發生了什么事。
傷亡慘重、疲憊至極的鄭家水師沒有組織追擊,也做不到追擊,因為船速差敵人太多。
他們開始救援還在海面上掙扎的同袍。
此戰,鄭家水師幾乎被打殘了,說幾乎,是因為最大的損失并非來自是主力艦,而是數百艘火攻船。
這種情況,恐怕是海戰中不多見的。
但不管怎么說,鄭家水師是“勝利”了,至少,鄭森是這么宣揚這次勝利的。
……。
這是吳爭第三次見到鄭森。
三方的臨時停戰協議已經生效,接下來就是三方會談。
有句話說得好,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未必能得到。
這場海戰,依舊無法分出勝負,鄭家水師已經被打殘,番人艦隊也被北伐軍的登陸搞得焦頭爛額,無法兩頭作戰,而吳爭確實也打不動了,強硬登陸東藩島之后的二萬人,與其說是占領,不如是說威懾,因為不管從彈藥、糧草補給,還是戰前戰后的賞賜、撫恤,都已經無法保證。
所以,有必要即刻停火,按后世的話說,讓“子彈”飛一會兒。
相較于七星島火拼后,鄭森第二次見面時的“咄咄逼人”,那么這次鄭森顯然是壓抑和克制的。
他的目光中已經沒有了那種自信,更多的是沉重和痛苦。
想想也是,二十萬大軍攻福州,結果被三萬不到的守軍打得折損十多萬人,狼狽回撤。
賴以成名的水師,在七星島一戰,被后起之秀的陳錢山水師打得沒了脾氣。
如今,又被番人艦隊打得體無完膚,關鍵是,最后的“勝利”來自于北伐軍對東番的登陸,這就使得鄭森不得不向吳爭“服軟”,雖然他確實不甘心。
吳爭能理解,但,不同情。
理解是,每個胸有大志者,都會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沉淪,如同大浪淘沙。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戰爭也不同情弱者。
何況鄭森絕不是弱者,如果給他機會,或者吳爭自己沒有抓住這次機會,那么,此時二人的會面,絕對是又一次“喋喋不休”的爭執。
爭執正朔、爭執天下歸屬、爭執雙方的利益劃分。
“大木兄,辛苦了。”吳爭說得很誠懇,心里也誠懇。
這是對鄭森這些年來,堅持反清作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