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親衛魯進財、黃昌平等人,與金華衛副都指揮使厲如海,隨即率軍向西城發起了反擊。
經過半天的激戰,廣信衛不敵,撤向上饒城。
厲如海等人銜尾急追至上饒城,隨即向上饒城發起了進攻。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從浙江趕來的北伐第一軍進入玉山縣,眼見大勢已去,李過、劉體仁不得不率廣信衛向北轉進。
金華衛銜尾追擊、緊咬不放,數天之后,廣信衛入廬州府,而被聞訊趕來阻擊的建陽衛,與金華衛形成東、南兩面合圍之勢。
李過、劉體仁不得不再次北上,進入清廷控制之下的鳳陽府,迅速攻占定遠,與鳳陽城清軍形成對峙。
身負“重傷”的吳爭,被送回杭州府,大將軍府隨即派人出使順天府。
與清廷交涉,意圖南北配合,圍剿廣信衛“叛軍”。
但清廷始終態度愛昧,拖延著遲遲不回復。
……。
武英殿中。
終于親政的小福臨心情非常好。
也對,再沒有比聽到強敵有了麻煩更讓人心情愉悅的了。
“皇上,隨李過至鳳陽府的廣信衛尚有三萬多人,而且,廣信衛所裝備的火器皆為江南軍工坊提供,如果將這支軍隊收編過來,既可減輕朝廷購買火器的壓力,更可增加朝廷軍力,實為一舉多得啊,同時,朝廷與建新朝實力此消彼漲之下,長江沿岸實力格局就會瞬間改變……臣自請前往鳳陽府勸降李過,請皇上恩準。”
岳樂無疑是最希望收編廣信衛的人,沒有之一,原本他手中軍隊,在江北一役中,被北伐軍擊敗,損失慘重,加上沈致遠火槍新軍的逼迫,使得岳樂不得不回京述職,雖說晉升了親王爵,可兵權卻反而下降了。
這讓岳樂不禁“懷念”起與錢、沈二人編練三萬火槍新軍的時候,那個時候,雖說是郡王爵,但就連多爾袞也得給三分顏色。
小福臨聽得連連點頭,雖說今日心情好,但福臨心中依舊有根刺。
這根刺與建新朝無關,也與吳爭無關,而是來自已經死了的多爾袞。
多爾袞活著時,福臨不得不稱呼多爾袞為皇父,可你說現在多爾袞死了,福臨還得為其為尊號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這不是自己“啪啪”打自己的臉,拿自己的臉使勁按在地上摩擦嗎?
所以,福臨每每天想到此事,就夜不能寐,一個勁地尋思著,什么時候挖了多爾袞的墳,再派人鞭尸。
可想歸想,現實做不到。
為啥?
因為新的睿親王就盤踞在兗州,且有十萬大軍,其中包括沈致遠三萬新軍。
顯然在這個時候,朝廷是無力與多爾博鬧翻的。
所以,福臨聽說岳樂要去勸降李過,自然是拍雙手贊成的。
“既然安親王愿意為朝廷效勞,那朕……。”
可福臨的話,被打斷了。
誰敢打斷已經親政的福臨說話?
自然是福臨他叔,如今的叔王英親王阿濟格了。
“陛下!”阿濟格大聲反對道,“定遠城的廣信衛有三萬多人,而我軍在鳳陽府,也只有三萬大軍,如果勸降了李過,試問……誰主鳳陽府事?”
福臨一聽,心想也對,于是調頭看向洪、范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