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成讖!
戚家杰死了。
其實在戚家杰率三百預備隊沖上城墻時,戰況已經非常險惡。
濟席哈是有備而來,雖說所率是騎兵,可從沭陽帶來了不少的攻城器械。
大軍至南門外后,濟席哈毫不猶豫地選擇強攻。
在游騎飛射的掩護下,至少有一千士兵架云梯登城。
總共才兩丈五尺的城墻,攀爬幾乎在眨眼之間就可完成。
守軍不得不冒著敵騎飛射來的箭矢阻敵,紛紛被箭雨殺傷。
也就是說,當敵人攻上城墻時,守軍已經死傷過半,根本無法抵御。
戚家杰率三百預備隊沖上城墻時,正是守軍即將潰敗之時。
可也正因為這樣的急迫,戚家杰更沒有選擇。
于是他一把扯開了引火索,徑直沖著上城墻敵人最密集的一處,沖去。
伴隨著火光、濃煙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自然,自然地去死。
甚至,沒有留下一句話,一聲口號。
可這一切,在追隨戚家杰身后沖上城墻的預備隊士兵眼中,那是怎樣的一種決絕啊?
官長敢死,士兵就敢死。
一頭狼能把一群羊變成一群狼。
何況這些被蔣全義五年前從江都帶到海州,來來回回輾轉上萬里的老兵,他們從來不是羊。
不需要鼓動,更不需要逼迫。
三人,五人,十人……當整道城墻被硝煙、火光和爆炸聲籠罩時,就不可能再有勝利者了。
事實上,不怕死的加上有準備的,在這種沒有勝利希望的戰場上,往往是占大便宜的。
兩軍交戰,最大的傷亡往往是在僵持和對峙、膠著時,真要已經分出了高下,那么占上風的那方,就可以輕松地打潰落了下風的那方,基本產生不了多大的傷亡。
譬如眼下,一旦城破,守軍就會被敵軍人潮沖潰,接下去的時間里,你不想逃命都不成,就算有想拼命的,悍然揮刀時會發現,有數把刀來架,然后又有數把刀抽冷子捅入你的胸腹之間。
但被戚家杰這群人這么一沖,雙方的戰損,頓時從原來的失利扭轉過來,甚至敵軍的傷亡迅速反超了。
這不奇怪,守軍畢竟占著居高臨下的優勢,一團爆炸引發的震蕩氣浪,足以掀翻一架云梯,甚至波及到周邊,這就造成了敵人的優勢迅速變為劣勢。
當預備隊后續者見城墻上已經找不見敵人時,就沖著云梯上的敵人和身撲去了。
爆炸如同一朵朵牡丹花在城墻上綻放,十數架云梯迅速被摧毀,敵人的身體如同下餃子般地落下,身處其中的人或許來不及感受到恐懼,可對于在遠處觀看的濟席哈和后軍而言,這種打心里泛起的震駭,是無以復加的。
敵人終于退了。
城墻上幸存的守軍,慢慢湊到城垛口,默默地看著敵人如潮水般地后退。
他們的眼中滴落滾燙的淚水,這不是劫后余生欣喜的淚,而是驕傲的淚,是被戰友用生命換來他們幸存而感恩的淚。
僅余二百多人,短短不到一個時辰,整整一千人的一個營,就留下二百多人了,其中半數以上還帶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