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天理昭昭、惡有惡報,也真是有一定道理的。
愛松古正打得興起,他指揮著八百騎兵瘋狂地在劉體仁面前從兩側橫向穿梭,以消耗廣信衛的彈藥,之外還分出兩支騎兵小隊,向左右迂回,以繞過廣信衛攀升的工事,對工事后的明軍進行夾擊。
可愛松古怎么也想不到,禍起蕭墻啊。
正因為他下達的逮捕令,逼反了姜瓖。
如果愛松古只是借機接管漢軍也就罷了,以姜瓖的“忍者神龜”功法,還真鼓不起勇氣選擇反叛。
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做人留一線,日后才好相見。
姜瓖很清楚,如果被抓捕,絕對不是送回鳳陽城接受阿濟格處置這么簡單,身為主將的愛松古有著對屬下生殺予奪的權力,這就是換作姜瓖自己,既然撕破臉了,那也是除惡務盡、不留后柄啊,總不能等人緩過勁來算后帳吧?
將在外,君命尚且不受,何況是殺一個區區降將?愛松古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斬下姜瓖的腦袋,更別說是姜瓖確實有拖延行軍、貽誤戰機的事實。
姜瓖臨陣倒戈,從愛松古所部騎兵后方突然發起了進攻,著實打亂了愛松古的部署。
說來也怪,這支漢軍往日作戰并不出色,可今日殺起愛松古騎兵來,那還真是殺紅眼了。
先是三千弓弩的齊射,然后是三千刀盾兵地沖鋒,甚至姜瓖還親自領軍,身先士卒地加入了沖鋒,真是活久見啊。
劉體仁是愣了,他張著的嘴愣是久久不能合攏,他是真不敢信啊。
好在進攻要隘的廣信衛將士他們不知道,見西側亂戰,以為自己的援軍到了,還真有人大呼,“咱們的援軍到了,建功立業就在此時……殺啊!”
反觀要隘中的守軍,士氣頓時從天堂到了地獄,也對,人就這樣,沒有希望也就罷了,如果先有希望,再澆盆冷水,那心中的失落感就到了極致。
戰場局勢迅速扭轉過來。
劉體仁終于清醒了,雖然他無法判斷對方助自己一臂之力的用心,可戰局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已經最差了,還能差到哪去?
沒得選擇,那就選擇信任,劉體仁適時發出進攻命令,躲在工事之后的一千多人,隨即越過工事,對愛松古部發起了反沖擊。
如此一來,愛松古就慌亂了,騎兵無法直接突破廣信衛的防御工事,速度已經變慢,從背后射來的箭,加上步兵的沖擊,讓騎兵不得不扭轉馬頭應對,而這時劉體仁部的反沖鋒,等于又被廣信衛從背后插了一刀。
愛松古死得冤啊,他的兩眼一直不肯閉上。
其實愛松古并沒有當場戰死,而是在最后力竭時選擇了下馬投降。
千萬別認為滿人不會投降,他們沒那種骨氣。
可姜瓖為嘛而來?
不就是要將愛松古剁吧剁吧喂狗嗎?
他就當著劉體仁的臉,一腳踹倒愛松古,手起刀落,一刀斬飛了愛松古的頭顱。
也是,姜瓖行伍十數年,手上功夫還是有的。
而劉體仁一面感念姜瓖伸手援助之恩,一面對滿人也是仇深似海,自然是不會去阻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