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遠了,回來說說衡陽鎮,這個小鎮就有一個巡檢司,而且從洪武年間就開始設立了。
前面說了,巡檢司除了巡檢,余下之人全不入流,干的就是協助縣衙捕盜之事,自然,讀書人看不上這種角色。
剛設立時,老朱比較重視,領導重視的,待遇就好,當然是人滿為患,可到了萬歷年間,連正規衛所都沒了保障,何況這些各縣衙隸屬的小組織呢?
良家子們明里忌憚這些人,心里卻是萬般看不起,除非是萬不得已,他們寧可刨地,也不愿干這種下九流的差事,沒工資、得罪人不說,一不小心還得賠上性命,連撫恤都沒有。
這樣一來,巡檢司人手就不足了,募集標準是一降再降。
最后,往往是拉一些坊間游手好閑之徒或者地痞、潑皮之類的來湊數,這樣一來,巡檢司的名聲就不再壞了。
衙門得攏絡這些人哪,要是人家撂挑子不干了,上哪再找人手去?這樣兵荒馬亂的年景,有人看家護院,哪怕是名義上的,也總比沒人強吧?
所以,縣衙往往對這些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事情不大,就得過且過、眼不見為凈吧。
這樣一來,大街小巷里,調戲良家婦女了、順手牽羊了、欺負老實人了……什么狗皮倒灶的事都時有耳聞。
用當地良民百姓的話說,還不如韃子來呢。
今日,衡陽鎮的大街上,人潮遠比往日稀落,也是,打仗了嘛。
尋常百姓不是躲戰亂逃離,就是緊閉家門,似乎只要躲起來,就沒事了一樣。
好在衡陽鎮離戰場較遠,一般都看不上它,也對,都說攻城掠地嘛,一個小鎮,誰看得上?
此時,西街城隍廟前,幾個巡檢司的差役正聚在那侃大山。
他們一身皂服,腰間挎把鐵尺,愣將自己打扮成了傳說中六扇門中之人。
其實,就他們的級別,給人家擦鞋人家還嫌棄臭呢。
“劉哥,你說這北伐軍還真與往日明軍不一樣噢?昨日看他們排著隊經過,那氣勢……嘖嘖。”
一個差役瞇著眼,咂吧著嘴,滿臉都是一種羨慕,那模樣,就差流口水了。
另一個差役附和道:“若要他們能收我……嘿,要我少活三年都成,你沒看他們那身軍服,就象用漿子漿過似的筆挺……也奇了怪了,他們打仗不穿甲,就不怕被箭射嗎?”
另一個年長些的,伸手拍了一下差役的腦門,斥道:“你懂什么……據說南面建新朝的吳王殿下能祈福,只要是上了戰場,士兵就可以刀槍不入……就知你沒讀過書,知道啥叫撒豆成兵嗎?”
那差役被拍了腦門,腦子有點亂,還愣是連連點頭稱是,“張老哥果然是明白人……。”
這時,一直坐在廟外左邊石獅子上,那個滿臉橫肉疙瘩的三十來歲壯漢,冷哼了一聲,“或許在街上相大姑娘小媳婦還成,行伍之事……他懂個球!”
那個年長些,被喚作“老張”的,老臉一紅,帶著一絲埋怨,但更象是“撒嬌”的味道,他扭捏著道:“劉哥啊,打人不打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