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握緊了拳頭,他們在憤怒。
可清兵不在意山上人的憤怒,羅科鐸只在意他自己的憤怒。
“沖上去,殺光他們!”
清兵隨即向山坡上涌動。
山上人雖然聽不清山下羅科鐸在說什么,可手勢和清兵的反應,已經說明了一切。
劉放慢慢轉身,所有人看到了他臉上有,淚?
劉一手哭了?
這足夠讓人驚掉大牙的。
劉放不再吼,他低沉地說道:“劉某錯了……連累了大伙,想逃命的趕緊,逃之前回鎮上去,帶上家人一起逃……劉某盡力為你們拖延時間,但別期望太久……拖不了太久的。想與我一起抗的兄弟,別的就不說了……咱們一起上路,來世還作好兄弟!”
……。
羅科鐸在憤怒。
不是因被伏擊而憤怒,而是多尼死了,死在了一個不該死的地方,死在了一群匹夫手里。
這不是意外,這,是恥辱。
羅科鐸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回復太后布木布泰,說是大清的親王,被一群鄉們給炸死了,這說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不,不,不會笑掉大牙的,至少自己看不見了,因為羅科鐸相信,布木布泰不會輕易寬恕自己的罪過。
那么,就以血還血吧,殺光山上這群南蠻子,再屠了整個鎮,用鮮血來洗刷這個恥辱吧!
直到這個時候,羅科鐸都依舊沒有意識到,他和他軍隊的危險。
在羅科鐸看來,蕩平山上這群匹夫,無非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但事實打了他的臉,告訴他,在特定的場合,他和他的軍隊,并不是唯一的強者!
……。
火藥臼確實厲害,它的殺傷力甚至超過了之前的“土雷”。
從山頂上滾下去,巨大的勢能,加上爆炸力,確實非同凡響啊,特別是它炸開了之后,碎片橫飛,著實讓攀爬的清兵吃足了苦頭。
可,一是缺少準頭,劉放還做不到使用正確的戰術理論,譬如,他如果將這些個火藥臼集中起來,對著清兵比較密集區域,同時點燃推下,那效果定會比廣撒網要來得好,有道是傷十指不如斷一指嘛。
二則,火藥臼數量畢竟有限,用一個少一個,況且這些青壯本是鎮上良民,能堅持到現在就已經是超水準發揮了,此時見敵人上山進攻,哪還顧得上別的,一股腦將火藥臼推下山坡就算完事了,仿佛做完這些,就可以坐等勝利了。
在山下指揮的羅科鐸當時被嚇了一跳,他確實沒有料到,這些個P民居然擁有“大殺器”,甚至于從未怯過戰的羅科鐸,當時想到了下撤退令,眼見著一排前鋒被“大殺器”連炸帶砸地掀翻了,羅科鐸不想讓自己的精銳,折損在這些名不見經傳的P民手里,對于自恃極高的羅科鐸來說,這就是更大的恥辱。
可沒等他下撤退令,山上的火藥臼就“斷頓”了,羅科鐸真實以為山上是故弄玄虛以誘敵。
過了會才明白過來,上面這指揮者,怕是戰場“菜鳥”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