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越過老張臥地處的羅科鐸驚愕回頭,當他看到老張手中已經引燃的火繩,駭然急呼,“快……射死他……!”
已經越過、正在附近和將要到來的清兵們,無不彎弓搭箭。
百矢齊發,如蝗而至,老張的身軀頓時被射成了刺猬狀,而他正喊出另一句,“殺韃子嘍……。”
嘎然而止!
緊接著,“轟”地一聲,距離老張處不足十步之處,最先爆炸,沖天的泥石,淹沒了數十步之內的一切事物。
然后是一連串的爆炸,數十道的泥柱,直接將追隨羅科鐸進攻的后軍隊伍給淹沒了。
驟然劇變,使得已經上山和正在山坡上的清軍,無不駭然。
而這時,山頂上的劉放,霍地起身,他回頭,慢慢地掃視了所有人一眼,拔出他那把剮刀,一聲不吭地躍出,撲向已經近在咫尺的清軍。
“殺韃子嘍。”
沒有人知道,這句話是誰繼老張之后喊出來的。
幸存者都一致認為,是劉放撲向敵人時喊的,可劉放堅決否認,他說,他那時心里只有一個念想,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可不管是誰喊出的,不管有沒有人喊出這句話,所有人都聽見了。
所有人都呼應了這句話,然后,所有人跟在了劉放身后,向清兵撲去。
這是一個奇跡。
它成于老張的主動犧牲,吸引了所有清兵的注意。
會山上劉放和青壯們能成功躍出,創造了足夠的時間。
清兵來不及轉頭去射殺他們,甚至清兵在面對撲來的青壯時,先得棄弓抽刀。
青壯們有著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這一點點、一些些,最終匯聚成流。
人不畏死,以何畏之?
哪怕皇權,也忌憚十步之內。
近了身的雙方,一旦陷入混戰,那么,敢死之人就占了大便宜。
劉放和那些青壯們,此時,敢死了!
突然引發的激戰,實力相關懸殊的雙方,打了近一個時辰,居然打成了平手之局。
此戰,最終兩敗俱傷。
羅科鐸最后不得不下令撤退,因為他突然發現,這群“鄉巴佬”們已經完成了蛻變,從一群羊變成了一群狼。
羅科鐸不想將他的精銳過多地折損于此地,冷靜下來的他,選擇撤退重整旗鼓,再想法蕩平此地。
劉放他們也沒有追,因為無力追,追不動。
暫時激發的血性,因戰斗的殘酷而慢慢冷卻,剩下的只有后怕和傷痛。
五百多人出來,至此還活著的不足二百人。
可他們勝了,從羅科鐸率兵撤退之時,他們就勝了!
雖然他們只是暫時被激發出血性。
可已經蛻變的靈魂,再也不可能縮回過去。
他們具備了勇敢,需要有人為他們安一個魂——軍魂。
劉放這個始作俑者,卻做不到這點,老張可以,但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