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騎兵有個很“妖嬈”的名字——小林騎,為記念徐州大戰中英勇戰死的岳小林而命名的,這可是支重騎,它裝備的鐵甲,大部分來自多爾袞的重甲騎,這是岳小林的繳獲。
原本錢翹恭已經答應岳小林為這支重騎副統領,可惜,天不假年,岳小林不久后就戰死了。
“小林騎”編制八百騎,其實當初吳爭是不樂意的,江南不適合組建重甲騎兵,它太燒錢了,一領近二百斤的重甲,五領甲就可鑄造一門主力火炮。
可錢翹恭堅持,不惜用他不屑為的撒無賴,來磨吳爭。
吳爭一來惋惜于岳小林的戰死,二來真要將五百多領多爾袞重金打造的鐵甲回爐確實可惜了了,三來……總得給大舅子一些面子,四來不管愿意不愿意,吳爭都得承認,清軍要是按錢翹恭的訓練法子,組建出幾萬槍騎來,那北伐軍真就只能固守城池了,野戰沒北伐軍啥事了。
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在連發槍出世并普及之前,對付騎兵最好的方法還是騎兵。
重騎,依舊是特定戰場上的王者。
各種理由綜合起來,吳爭終于松了口,令松江軍工坊戚道昆等人,為錢翹恭趕制了二百多領鐵甲,湊成八百領,而當時戰馬不缺,一人三騎綽綽有余。
于是,一支,諢號小林騎的江南鐵甲重騎誕生了。
這是一支復古重騎,只有長槊沒有火器,恐怕沒有人可以在著重甲之后,還能抬起手來扔手雷或者開槍。
說是八百騎,可單戰馬就是二千多匹,一騎就是四個輔兵,加上各種補給,渡江確實太耗費時間。
但此時,這支重騎,正由祖大弼、黃駝子統率,向海州方向與錢翹恭會合。
……。
兩日后的凌晨。
錢翹恭率風雷騎至海州南城門外罵戰。
很難想象,這個出身書香門第的讀書人,能罵出怎樣激怒敵人的話來。
所以,魯之域還特地從手下中挑了十幾個嗓門大、言詞粗鄙者,來專職進行罵戰。
可想而知,這經過一夜籌備的罵戰,言語該有多“傷人”了……(此處省略數百字)。
要說此海州城內清軍上下,確實沒有再與北伐軍在野外干一場的信心了。
況且,自古以來,罵戰并不稀奇,只要將耳朵塞上驢毛,裝作聽不見也就是了。
誰還沒有個“不合適”的時候嘛,能理解。
可城外罵得太難聽了,譬如罵布木布泰是破鞋……嘖嘖,也虧魯之域想得出來。
甚至,將小福臨也連帶上了,他娘是破鞋,那他是什么……太難聽了!
如果是那些降清明軍,或許也就算了,后著耳朵不聽也就是了,反正說得是他們滿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可海州城中,至少有一半是滿人哪,還是正經滿八旗將領,不少還是清廷宗室中人。
這種辱及了宗室、家族的污言,怎么能聽得下去,亦或者裝作聽不見?
真要是這樣,回去時被人參上一本,那搞不好就得掉腦袋的。
于是一群滿人將領再次重演之前請戰一事。
而這次,濟席哈、藍拜不再有異議了,他們知道,這已經不是戰與不戰的事,而是關乎到清廷尊了。
他們一面暗罵城外敵軍缺德,一面開始集結軍隊,準備再來一次突襲,以教訓一下敵軍的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