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濟席哈、藍拜應該懂得事可一不可三的道理,城外北伐軍罵戰,必定是有備而來,可之前那一戰,給了他們信心,事實上,昨日之戰,清軍是占了便宜的,至少,兩天了,敵軍的火炮不響了。
況且,敵人火炮已經后撤,就算前來叫罵的敵騎有備,以自己騎兵的作戰能力,也無須忌憚。
再有,畢竟是在城門外對戰,真有不測,也能迅速撤回,而沒有了火炮支援的敵軍,顯然是無法阻止自己回撤的。
結合這些理由,濟席哈、藍拜還是決定,親自率軍出擊。
這事不是小事,相當于城外敵軍平白送了自己一樁大功勞啊,到時上折子說,敵軍在城外穢言污及皇上和太后,臣等聞之,義憤填膺,故就算敵人兵力遠勝于我,臣等也無畏無懼,誓死捍衛主上……。嘖嘖,聽聽,這就是做官的套路。
也就是說,憑這理由,就算打輸了,也是有功無過。
萬一打贏了,那就得升官晉爵啊。
濟席哈、藍拜能錯過嗎?
……。
這次濟席哈、藍拜下了老本了。
之前出城突襲用了三千六百騎兵,因為折損了數百,所以,這次他們集結了城中所有騎兵,共四千余騎。
留守海州城各門城墻的,皆是漢旗軍。
這些漢旗軍,對滿清的忠誠自然是不用懷疑的,除了臉是漢人臉,別的就再也找不出什么來了,連衣著、說話,甚至于學滿人留些腮胡,幾乎就是滿人了。
這些人,其實也可以充作騎兵,只是城中戰馬不足,而且,這種能向朝廷邀功之事,又怎能與人分享呢?
濟席哈、藍拜各領一路,由東、西二門出城。
清軍氣勢洶洶,如同兩道泥石流,滾滾向南門合攏。
城外正罵得歡的風雷騎,早就派出斥侯騎兵關注左右。
在清軍出城時,錢翹恭就知曉了。
他下令迅速回撤。
濟席哈、藍拜兩路在南門外會合之后,見風雷騎逃遁,將領們都哈哈大笑,紛紛指著敵軍背影罵南人膽小、不敢戰。
可問題來了,追,還是不追。
清將們雖說粗鄙,可不是傻子,風雷騎如此挑事,可一觸即潰,很明顯,這是有備而來,肯定有伏兵嘛。
是知難而上,還是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清軍將領中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但這個時候,已經利令智昏的濟席哈、藍拜根本不想放棄這唾手可得的功勞。
在他們看來,危險不危險并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他們誓死捍衛了朝廷的名譽。
二人迅速取得共識,令全軍追擊。
但可笑的是,二人自己卻不參加這次追擊,而是以城中須鎮守為名,回城了。
統率清騎的將領,名叫佟岱。
佟岱,滿人,父親佟三,官至副都銃。
他的升遷,幾乎是一路殺人,先殺高麗人,不是在戰場殺,而是屠殺無辜民眾和降民。
之后,在錦州大戰中,佟岱殺明軍立功。
崇德七年,隨鄭親王濟爾哈朗攻克塔山、杏山,論功擢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順治二年,追隨英親王阿濟格討伐李自成,從陜西至湖廣,最后到了江南,終成殺人魔頭一個。
佟岱有個弟弟,一樣兇名在外,叫佟養量,位居宣大總督,能到這位置,也是靠殺人殺出來的,揚州十日、江陰屠城,皆有他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