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在之后短短五天之內,還真召集起了上萬人。
在江北大地上,上演了一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大戲。
……。
“好!沒想到啊,錢翹恭還真有本事!好,好!這下終于有突破口了。”
吳爭興奮地一把將戰報拍在案上,連贊了三聲“好”。
一眾僚屬,也皆笑意上臉,一洗這段日子的憂郁。
新壩大捷啊!
全殲滿蒙騎兵三千余眾。
這個戰績放在華夏整個格局上,或許不怎么起眼,但,在如今三處戰場僵持的情況下,這就是一個最佳的突破口。
三處僵持,一處突破,全盤棋都活了。
吳爭激動地大聲道:“宜將剩勇追余寇……令第一軍全軍北進,一舉光復海州!”
此時,再無人反對或者勸阻吳爭稍安勿躁了。
其實誰都明白,大軍北進,海州光復已經毫無懸念,那么,一鼓作氣,兵鋒直指青州,并非妄想。
也就是說,戰火燒到青州,這下,該清廷著急了。
畢竟打爛的不是江南,而是敵人財稅重地,相較而言,江南的壓力自然沒有原先大了。
可這時,宋安持密報匆匆而來。
掃了一眼在場諸公之后,他將密報遞至吳爭面前。
吳爭隨手打開,一看,臉色漸漸凝結起來。
張煌言率先按捺不住,問道:“發生了什么事,讓王爺如此?”
吳爭長吐一口氣,將密報遞給張煌言。
張煌言疑惑地接過,看了一遍,也是臉色凝重。
眾人紛紛上前傳閱。
張煌言突然大聲道:“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打了得打,不打也得打……以我之見,那就打!”
熊汝霖微微嘆了口氣,并未發聲。
而張國維,史是將手中密報放回到吳爭面前的案上,亦是不表態。
只有一直端坐在右側的莫執念,他并未看密報,可他從各人的臉色和張煌言的說詞中,已經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莫執念輕嘆了口氣,起身向吳爭一禮,顫巍巍地往外走去。
六年了,莫執念愈發地……顯老了。
吳爭臉色一變,但沒有說話,也沒有阻攔。
而張煌言急了,大聲道:“莫老……您這是?!”
莫執念聞聲回頭,怔了怔,而后苦笑道:“王爺與諸公要軍議……老朽就是個商人,說不上話……只好去籌銀子,為王爺分憂了。”
這話一出,眾人相繼愕然。
只有吳爭急步上前,攙著莫執念的胳膊,溫和地道:“莫老有心了……。”
莫執念帶著一絲哽咽的語氣道:“之前老朽一直勸阻王爺眼下對北用兵,并非是想阻止王爺北伐,只是想緩緩……再緩緩,給江南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可,眼下……。”
說到這,莫執念霍地昂首,提高了聲調道:“已經顧不得了……王爺說,宜將剩勇追余寇……老朽贊同,清廷不是想戰嗎?不是想封鎖物資南運嗎?那就將戰火燒到清廷京畿,看他們還能猖狂到何時?!”
說到這,莫執念抬手一拱道,“各司其職,諸公襄助王爺治軍領軍,老朽……去籌銀。”
吳爭輕輕地拍著莫執念的背,道:“莫老別激動……本王很放心,有莫老在,北伐軍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