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一進“營房”,聽到的絕不會是操練聲,而是吆喝聲。
這邊是,“老宋家的,還不趕緊添柴禾……!”
“張打鐵的,你動作倒是快些啊,都要涼了……得回爐了。”
那邊是,“狗娃他娘,再淘添一石米,聽說東邊老榆村又來了三十多人……嘖嘖,老榆村的人,怕是幾年沒吃這么好的米了……今日到了,還不得可勁造?”
“篾匠他媳婦,你倒是帶人趕緊洗菜啊,都巳時了,到時回來沒飯吃,守備將軍可不得往死里罵?”
聽聽,聽聽,這就是劉放麾下的“軍營”。
關鍵是,除了人的吆喝聲,其間參雜的雞鴨鵝等家畜的叫聲,更是平添了無數市井氣息。
這樣的“軍隊”,能打仗嗎?
能對抗一支正規軍?
這就算是始作俑者池二憨在當場,也會頭痛不已。
……。
劉放,此時正在鎮外“大校場”,發了瘋的“訓練”士兵。
大校場其實只是劉放的叫法,其實也就只是塊方圓二里左右的荒地。
劉放的訓練,倒是有些看頭的。
譬如,這時他就在喊,“狗X的李老三,你倒是使勁跑啊,他X的莫不是昨晚在你婆姨身上使過勁了吧……腿軟了?就你這速度,村里娃兒都能趕上你……你得想著被村里的瘋狗攆……對嘍,使出吃奶的勁來!”
“……該死的鄭屠夫,不就背個七、八十斤重嘛,這氣喘的,都快趕上張打鐵家的破風箱了,瞧你那出息……告訴你,再這樣,今天你沒飯吃……還他X的想立功,立你姥姥的大腿去吧……!”
穢言污語,此起彼伏,這哪是一正經守備,怕是山寨大王也比他“文雅”許多啊。
可反過來說,這些個剛從村里出來的莊稼漢子,就吃劉放這套。
在劉放的罵聲中,這些赤膊漢子,可是使著蠻勁,在日頭下象老黃牛般地“耕作”著。
可這是要干啥啊,父老鄉親們哪,這是戰爭,不是比種田啊!
……。
當然,大校場也有相對“正規”些的訓練。
“大校場”南側,有三百來號人正在訓練射擊。
可過了許久,只見士兵端槍,不聞槍聲哪。
也對,紙彈金貴,劉放怎么肯讓這些金貴的紙彈,浪費在這校場中呢?
按劉放的話說,這叫“留一手”,果然是名副其實啊!
近九千號人,就三百來桿槍,這是支什么樣的軍隊?
他們此時武器最多的,就是之前被殲滅的清兵留下的刀劍弓弩,但數量其實也不多,只能裝備個幾百人。
這也是軍營里數十個鐵匠,在可勁打鐵的原因,需要自給自足啊。
這要是有個一年半載,還真不定讓劉放搗鼓出一支象“闖王”般的隊伍來。
可惜,老天不會給劉放太多時間準備。
大戰,說來,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