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致遠想掙什么樣的大功業?
兵諫!
向誰兵諫?
多爾博!
此時的沈致遠,還沒有想與多爾博決裂的意思,他依舊牽掛著有了身孕的東莪。
控制住多爾博,挾嗣王以令眾清將,肅清兗州府所有異聲,將兗、青、濟南三府之地,成為自己實際上的領地,如此,不管是北抗清廷還是南聯吳爭,自己都可待價而沽。
而這一點,沈致遠自認已經可以做到。
之前在撤回海州新軍后,沈致遠借機已經對新軍進行了嚴厲地整肅。
撤換了大量中下階軍官,當時還砍了不少人的腦袋。
而此時的新軍分三處駐扎,寧陽、曲阜、泗水,與滋陽形成半包圍之勢。
當初多爾博這么安排,是為了拱衛滋陽,可如果新軍異動,就成了三面包圍了,滋陽的唯一出氣口,就是徐州。
而剛林、祁充格所說的沂州數百駐軍,只是沈致遠留下,打算監視吳爭北伐路線用的。
當然沈致遠沒有托大到認為此舉沒有一絲風險,所以,正好清吟力勸回歸,就派了她去辦事。
在清吟離開后的第二天,沈致遠就緊隨南返,他沒動用泗水駐軍,而是令泗水與滋陽之間,駐扎曲阜的那一萬,也是最心向自己的嫡系部隊集結,向滋陽方向進軍。
……。
都說無巧不成書。
剛林、祁充格要擄走一人,在兗州地界,都就是易如反掌之事,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實際上,清吟并沒有看錯、估算錯。
六個黑衣人,確實都在她的視野范圍之內。
向她射箭的,不是擄她的黑衣人,而是剛林、祁充格帶來的親隨。
就是這種誤判,造成了清吟在策馬那一刻,被突然襲擊。
而中了箭的清吟,不過是個弱女子。
就算是五大三粗的漢子,受了這么重的傷,也難逃追捕。
無非就是個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
所以,剛林和祁充格在下令追捕之后,并沒有回滋陽城,而是遠遠跟隨著,他們此時也想著別鬧太大,能不漏風聲就不漏風聲,清吟傷重死不要緊,要緊的是問出有用的話來,然后毀尸滅跡。
那這事就太巧合了。
清吟走得是泗水至沂州,從曲阜就轉東南方向。
被剛林等派人擄至滋陽北門外,此時是朝著東北方向逃逸。
曲阜距離滋陽不遠,沈致遠率曲阜新軍走得是西南方向,原本東南和西南,是南轅北轍的,不想,雙方就這么在官道上撞見了。
……。
沈致遠從馬上抱下清吟時,清吟已經昏迷。
如此重的傷,一個弱女子能堅持在馬上顛簸四、五十里,已經是個奇跡。
從馬背坐墊上,過馬腹,粘稠的血漬,令沈致遠有種想嘶吼、毀滅眼前一切有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