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博這時早就失去了從容,他的臉色慘白,嘴里詞不達意地道:“……額駙為何要反……他難道不要郡主了嗎……郡主腹中還有他的骨肉……。”
前半句讓剛林、祁充格心頭一跳,后半句讓他們迅速釋懷。
二人明白,打蛇不死,反遭其噬的道理。
雖然沒有在官道上親眼看到沈致遠出現,但新軍的異動是事實。
必須徹底斷了沈致遠的后路,否則……剛林、祁充格不難想象,一旦清吟死了,沈致遠會做作怎樣激烈的報復行動來對付他們。
剛林急道:“沈致遠忘恩負義、狼子野心……想來先王在時,就早有了不臣之意……王爺,快下令吧,不然……等叛軍來攻,一切都晚了。”
在祁充格的附和聲中,多爾博心中早已失了分寸,如同夢游般地點頭道:“那就依二位大學士之言……由二位大學士全權代孤號令守城一切事宜。”
……。
多爾博離開議事殿,回了王府內院。
他下意識地反感剛林、祁充格,甚至比對沈致遠的反感更甚,哪怕現在已經知道沈致遠反了。
所以,他回內院,不是想休息,而是他想聽他姐姐——東莪的意思。
其實不管是剛林、祁充格,還是沈致遠,都誤判了多爾袞最后一刻的意思。
多爾袞雖然將沈致遠、剛林、祁充格定為多爾博輔政,可真正拖孤的人,卻非這三位,而是最不惹人注意的東莪——這個才十九虛歲的女孩。
東莪在多爾袞臨死托付時,臉色慘變,泣呼一聲“不……!”
可她沒有選擇,家族、血脈,還有生死,都容不得她由心自主。
她為何在聽多爾袞托付時臉色慘變,發出泣呼聲,事實上,多爾袞給她的遺命,就是誅殺,沈致遠,不問理由,不論忠奸,就一個字——殺!
多爾袞自始至終沒有信任過沈致遠,但這不影響他利用沈致遠,在他與福臨之間扶植出一個新勢力,多爾袞是成功的,沈致遠的新軍,在短短兩年間,已經儼然成為駐京八旗之外,可以傾覆政權的另一大勢力。
可多爾袞錯判了吳爭,這一點直接導致了那場原本只是局部的戰役,漸漸失控。
而多爾袞更錯判了自己的壽命,他以為還能再撐兩年,可事實上,外強中干的他,根本受不了戰敗的打擊。
但最最重要的是,多爾袞誤判了布木布泰,他認為,布木布泰應該了解他、信任他,這才是多爾袞敢于在風口浪尖、滿朝官員對他深惡痛絕之時,還親自率軍南下徐州的最大原因。
可多爾袞卻不知道,已經年過四十的半老徐娘,醋勁還這么大。
事實上,真實布木布泰一直站在多爾袞一邊,改變她的原因,一是親兒子福臨哭著喊著要新政,甚至暗中采取手段,培植自己的勢力,布木布泰不忍坐視內訌發生,做出了讓步。
但舍棄多爾袞的原因是,布木布泰暗中得到稟報,多爾袞在率軍出征前的一夜,還在王府與高麗進貢來的兩個公主“胡天胡地”了整整一夜。
布木布泰聞報時,勃然大怒,罵了一句,“如此看來,他確實該死了!”
這直接導致了布木布泰,在之后再沒有在朝堂上替多爾袞說一句話,直至多爾袞死在徐州,福臨親政,權力更迭。
所以,多爾袞死得不冤枉,而他在死前,也想明白了、想透徹了,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得為多爾博留一條路。
他不信任沈致遠,從頭至尾都沒信過。
可他信沈致遠一點,那就是沈致遠在福臨和自己之間選擇,一定會選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