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滋陽突然發動變故,那么之前的逼降多爾博的設想就不可能實現了。
吳爭首先想到,在安東衛的沈致遠得知消息,必定心憂懷了六甲的東莪,如果他挾怒悍然出兵,那么一場大戰必定再次暴發,到時不用說減少軍隊傷亡了,很可能演變成一場生死決戰。
吳爭因為心亂,沖口而出要親自趕往安東衛阻止沈致遠。
眼見大戰在即,吳王卻要趕往千里之外的安東衛,在場諸將領哪肯答應?
但礙于吳爭在軍中的威信,沒有人敢反對,都將目光看向了宋安和陳勝。
也對,這二人一個是發小,一個是元老嘛。
可宋安面無表情,一副“關我X事”的模樣。
陳勝只好應“群眾”之請,阻攔吳爭道:“王爺此舉不妥!”
吳爭的目光看向陳勝,“有何不妥?”
陳勝道:“如今清廷已經派濟南將軍鰲拜率大軍入駐濟南,不用多久,鰲拜隨時可以增援兗州,顯然,清廷已經對我軍攻兗州有了防備,如果我軍不迅速攻破滋陽城,那么接下來,除非王爺打算重新與清廷開戰,否則,一旦等滋陽兵變的消息傳開,我軍就無法再名正言順地進攻滋陽。”
吳爭沉默著,陳勝這話確有道理,此次攻滋陽,清廷不摻和做壁上觀最根本的原因,是吳爭和濟爾哈朗有私下交易,濟爾哈朗借北伐軍之手,消除多爾博這個“眼中釘”,為他再上一階奠定基礎,而濟爾哈朗付出的代價是,由他掌控的清廷朝堂,可以默認北伐軍對安東衛及徐州的占領。
可現在,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既然私下有了交易,濟爾哈朗為何不阻止鰲拜率大軍入駐濟南,難道……濟爾哈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在耍自己?
可這吳爭覺得不太可能,但凡權欲熏心之人,絕對不可能再顧忌別的,譬如良心、忠義等等,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是這種人的標簽,何況濟爾哈朗年歲已高,再不趕緊,恐怕就沒時間過過皇帝癮了。
那么,難道是濟爾哈朗依舊無法掌控住朝堂?
這點很有可能,吳爭嘴角露出一絲隱隱地譏諷來,看來博洛開始動了,牽制濟爾哈朗,使其不能獨大,這是吳爭釋放博洛北返最大的目的。
否則,濟爾哈朗上了位,清廷無非是換了個皇帝,對吳爭而言,沒有一點好處,因為,濟爾哈朗顯然要比福臨難對付多了。
陳勝見吳爭并沒有對他的阻攔生氣,繼續道:“何況滋陽與安東衛的距離并不比距離徐州遠太多,既然王爺都已經得到消息,那么,本是多爾博輔政之一的沈致遠,自然也已經得到消息。”
這點吳爭也同意,沈致遠好歹是多爾袞為多爾博指定的輔政,且又是多羅額駙,手中還掌三萬新軍的蕩寇將軍,要說在滋陽沒幾個眼線藏著,那沈致遠也太無能了。
陳勝道:“沈致遠妻子在滋陽城中,且已經身懷六甲,于情于理,在得知此消息之后,必定率軍挾怒西攻……王爺此時趕往安東衛,不說碰不碰得上,就說趕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