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妹的再次嗆聲,徹底惹惱了朱媺娖。
朱媺娖尖聲叫道:“本宮喪父失兄,他不也是趁人之危嗎……你以為他是古道熱腸的君子……不!他就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該千刀萬剮的負心人!”
“就因為他不要你?”吳小妹翻了翻白眼懟道。
朱媺娖徹底被激怒了,她指著吳小妹反詰道:“他要你了嗎……你不也是因為姓朱,所以他才拒絕你嗎……若不是因此,你會聽本宮的建議,用你的郡主車駕,避過各路監查,送本宮出杭州府嗎?”
吳小妹聞聽神色一黯,慢慢低下頭去,再無興致擠懟朱媺娖。
邊上周思敏悠悠一嘆,原本以她的心性,早已該勸說二人了,可眼下,她沒心思勸架,她的心思在杭州府,她……想兒子了!
周思敏甚至開始后悔,不該參與此事。
因為她很清楚,不管此事成與不成,她,都已經背叛了自己的夫君,斬斷了唯一與吳爭相系的一脈情意。
就為了君臣之義,值得嗎?
周思敏開始默默流淚,越流越多,直至頹然軟倒在車廂中。
……。
朱蓮壁的禁軍,前身就是朱媺娖在位時的錦衣衛。
雖然歷經張同敞率一部叛亂,可底子未損。
吳爭行第二次廢立時,僅收拾了張同敞所率的那支參與作亂圍攻王府的錦衣衛,余者皆以新君登基而大赦。
但當時十萬京營齊卸甲、叛軍”兵不血忍直入宮城的那一幕,在京城軍民心中深駐,見過那一幕的人,就再也抹不去、忘不掉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禁軍指揮使在這幾年中,如走馬燈似的換了幾茬。
但凡是老兵,心里就記得一句話,那就是“絕不與吳王對陣”!
人的名、樹的影,敢于孤身站在洪武門前行廢立、最后還真成了之人,誰敢惹?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時任右營指揮使的是兵部左侍郎王忠孝。
王忠孝人如其名,一心抗清復明。
他雖非吳爭僚屬,但從魯監國、義興朝、建興朝三代更迭,王忠孝對吳爭是相當敬服的。
也是,如今江南天下,還有誰不敬服力挽狗狂瀾,救大廈于將傾的吳王殿下?
京營消息靈通,大街上盛傳“吳王令”,王忠孝一早就得知了。
他在帳內苦思之后,隨即對右營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令,“本將軍昨夜輕狂,今日突感不適……病了!”
至于他病了,又關整個右營何事,其用意恐怕誰也不知道。
但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在吳爭牽朱蓮壁登基時,已經定下鐵律,與禁軍全憑皇帝圣旨調動外,京軍左、右營調動,皆須兩塊虎符,軍機閣一塊,指揮使一塊。
就是為了防止當年悲劇重演,京軍再次受亂命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