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山陽魯之域對史坤的求援無法回應一般。
岳樂此時,對海州方向的求援也是有心無力。
這已經是安東周邊,爆發激戰的第五天了。
雙方集結了不下七、八萬的人馬,愣是將金城一線,打成了一片廢墟。
果然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雖說地利在岳樂這邊,奈何雙方交戰的,不是同種人。
當然,同種人也一樣,北方人和南方人,對于水的認識,那也截然不同的。
黃河天險,無法阻擋北伐軍數萬雄師搶渡。
僅僅在三天之內,從清江浦、馬邏鄉及云梯關渡河的北伐軍,就不下二萬人。
清軍能阻止得了嗎?
岳樂手下確實有不下八萬的兵力,奈何,池二憨從安東主動前出,在金城一線,牽制了岳樂至少三萬兵力。
想在數百里計的黃河沿岸,阻止北伐軍搶渡,這恐怕比登天的難度不會小上許多。
岳樂在聞知海州遭遇從沭陽而來的敵軍急襲,當時臉色就變了。
岳樂為何不在開戰之初,就將沭陽考慮進去?
其實道理很簡單,沭陽與海州之間,隔著一個湖。
這可不是尋常的湖,都道八百里洞庭湖,這湖比洞庭湖只大不小,名為碩項湖。
想攻沭陽,就須橫渡碩項湖,否則,就須從邊上繞,這一繞耽誤戰機不要緊,關鍵是,大軍繞行,就算敵人是瞎子、聾子,那也迅速洞悉了自己的戰術意圖,那還有什么戰爭突然性可言?
一旦北伐軍覺察到自己的意圖,只要往沭陽一增兵,不用多,萬兒八千人足矣,就可讓這場原本是攻其不備的突襲戰,瞬間演變成膠著陣地戰。
那還不如直接強攻安東來得利索不是?
況且,讓一群旱鴨子去渡偌大的碩項湖,恐怕還沒到岸,全吐得起不了身,還有何戰斗力可言?
岳樂兵力并不倍于北伐軍,被池二憨、魯之域二部,在金城一線牽制了近半數。
一旦北伐軍生力軍開始渡黃河,好嘛,岳樂早已疲于應付,哪還有增援海州的兵力?
萬不得已,不能不顧身后吧,真要是被北伐軍搶占了海州,那就算博洛率軍趕來,恐怕要兩軍會合,也不是易事。
岳樂只能下令,令急襲邳州的騎兵偏師迅速改向,回援海州。
或許,這是唯一一個破解史坤“不講武德”偷襲海州的辦法了。
可惜的是,在岳樂看來,急襲邳州就算不成,也不至于損兵折將的這三千精銳騎兵,此時已經被李溥興僅一個營七百多號人,打得找不著北了。
岳樂的軍令,送是送到了,可怎么回援?
三千人折損了不下四成,一千多號疲憊之兵,再經千里急行軍,傻子都知道,那還不如直接就地躺下……裝死利索!
這三千精騎的主將,名為卓布泰。
卓布泰不為此時江南人熟知,可謂名不見經傳。
但如果說起他弟來,皆可心領神會。
卓布泰的三弟就是被宋安一個戰場小毛孩,在小汶河一戰擊潰三倍于己兵力敵軍的鰲拜。
這時的鰲拜還反相未露,在清廷,可是人人豎大拇指稱贊的巴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