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樂再無法等到他三哥博洛率大軍到來,與自己會師了。
因為岳樂很清楚,沭陽出現大規模敵騎,已經徹底威脅到海州清軍的后路了。
這不是史坤一支一千多人的軍隊可以同日而語的。
正南陷入與北伐軍主力膠著。
而西面若被二萬槍騎側擊,什么結果,傻子都猜得到。
真要被截斷退路,那后果……岳樂不敢想,因為他知道,朝廷可以動用的軍隊,真的……不多了。
絕對不能讓自己麾下這支滿族精銳,戰殞在黃河岸邊,這是岳樂此時最大的心愿。
“傳令……撤退!”岳樂用一種近乎于悲鳴的聲音吼著!
……。
池二憨肯嗎?
如今的池二憨,有些名不副實了。
不過軍中將士,依舊喜歡稱呼他一聲“池一刀”。
池二憨現在用的,和普通士兵手中的一樣……長槍!
他用不慣短銃,嫌火力強度不夠。
當然,此時的短銃可不象后世那樣精巧,它也有一尺七寸長,而且體型……嘖嘖,臃腫。
之所以稱呼為短銃,只是說明它比此時的制式長槍短一些,而短的,也僅僅是槍管。
如果有人說,這只是長槍被鋸斷了槍管,那就是一言中的了。
所以,池二憨寧愿選擇長槍,因為長槍精確度高,殺傷力大,關鍵是,可以拎起來當槌砸。
吳爭為此已經罵了他好些次了。
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個子比吳爭還高半個頭的池將軍,每每上了戰場,依舊是身先士卒,他不喜歡用刺刀捅人,他喜歡倒拎著砸人。
于是,池將軍的配槍總是在換,換新的。
他這樣的心性,怎么可能讓岳樂輕易撤退?
打到份上,雙方投入的軍隊已經超過十萬人,用池將軍的話說,剁不下岳樂的頭顱,也得斬下他一條大腿來,至于胳膊,太細,不抗造!
一聲令下,剛趕到云梯關的第一軍五千人,迅速惠澤穿插。
而剛由羊寨鄉渡河至五港口以南,經過新整編的金山衛八千人,向正在向惠澤撤退的清軍,發起了瘋狂的追擊。
而池二憨和魯之域,如一塊香口膠一般,死死地粘著岳樂大軍的前鋒,不肯松口。
戰局呈現出一面倒的架式,岳樂心急如焚,連續派出數撥信使,向正在從濟南府趕來的博洛求援。
……。
博洛確實沒有預料到,戰局會演變得比他設想地更為不堪。
他原本以為,哪怕西路軍潰敗,只要他率軍南下,還是可以將戰線穩固在兗州府治滋陽一線的。
然而,北伐軍的推進速度太快了,快得簡直可以用神速形容。
一路上,但凡北伐軍兵鋒所至,沿途各府縣聞聲而降,幾乎是傳檄而定。
而東昌府和大名府的突然改旗易幟,讓博洛原本寄托希望的兗州府治滋陽,在五天后大開城門,六千守軍齊齊脫去清軍軍服,換上了黑色衣衫。
為何?還不是北伐軍軍服是一色黑。
這樣一來,半個兗州已經沒清廷什么事了。
不用說補給了,還得提防著隨時可能爆發的民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