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杭州府之時,吳爭只是個千戶,隨后被晉升為指揮使,可也只是個空銜,要人沒人、要錢沒錢,除了手下三千人,別的什么都沒有。
加上杭州府又是各方勢力利益的所在,且國外番商也絡繹不絕,以一個堂而皇之的名義,總比不顧吃相“劫富濟貧”強。
吳爭這才靈機一動,與莫執念商量,成立江南商會。
可當時,天下各地商幫,以晉商實力最強,想經商,無論如何都避不過北商去。
既然繞不過去,那就坦然納之。
這才形成了江南商會“來者不拒”的即成事實。
也就是說,吳爭從開始就清楚,江南商會中的魚龍混雜,商會中有北商,甚至清朝官員、豪門的涉足,吳爭心里都清楚。
開始時,吳爭想著,只要商會的話語權掌握在莫執念手中,那么,只要北伐成功,天下一統,這債……不必太費腦筋。
況且,取天下之財為己用,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吳爭畢竟不是神仙,許多事的發展,也不是他所全盤皆可控制的。
隨著北伐軍的組建,兵員的急劇擴充,地盤地急劇擴張,銀子如流水般地外泄,可大將軍府所轄之地,八成以上皆是新附,這前后才六年時間嘛,新附各府皆受韃子洗劫,百姓苦不堪言,吳爭好意思加以重賦嗎?
好人還是得做的,那么問題來了,軍隊多了、地盤大了,賦稅卻沒隨之增加,銀子從何而來?
糧食之變、建造新城乃至暗中向北面售賣火槍等等,日子就是這般過來的。
當北面有人哭著喊著要給商會送銀子入股時,自然,吳爭就算知道送銀子的是誰,恐怕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妥協的。
問題基本上就出在這了,漸漸地,商會的股權平衡開始傾斜。
當然,至今日此時,據吳爭所知,南人的股權還是略占多數的,可這不是絕對的,人心,總是難以捉摸的。
譬如,此戰這一年多時間里,吳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來自后方的掣肘,不是公然的,不可捉摸,但無法否認,這種掣肘的存在。
此時,聽濟爾哈朗這般問,吳爭心里莫名地一抽。
“老叔王的意思是……?”吳爭試探著。
濟爾哈朗微微一笑,“與其拼個你死我活,何不化干戈為玉帛!”
“怎么個化干戈為玉帛……還請老叔王明示。”
濟爾哈朗滿意地點點頭,“以原明清疆界為界,兩朝締結秦晉之好……!”
秦晉之好?
吳爭沒理由地整個人哆嗦了一下。
濟爾哈朗看個仔細,呵呵笑道,“吳王殿下是覺得……不妥?”
吳爭反問道:“這條件好得讓本王沒有理由反對……只是,本王不明白了,你能……不,貴國想要什么?”
濟爾哈朗呵呵笑道,“吳王殿下英明……我朝并無別的條件,就是請吳王殿下抬抬手……讓安親王、端重親王兩支大軍順利北返……不瞞吳王殿下,我族人丁不旺,這兩支軍隊,青壯占了我族男丁四成……。”
吳爭突然笑了,“老叔王不是來和談的……是來和我做交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