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辰博不解,還以為他爹讓他自生自滅,泣道:“孩兒不孝……若兒子真有那不測之日,還請父親保重身體……別憂思過重……傷身!”
“滾!”莫執念吹胡子瞪眼,喝道,“這個時候,什么都不做,才能保住你的命……滾吧,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莫辰博被罵傻了,什么叫什么都不做,又什么叫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父親是被自己氣糊涂了嗎,說出的話前后矛盾啊,那到底是什么都不做,還是該干什么干什么?
莫執念無奈地嘆息,這傻兒子,真是不堪造就啊!
“什么事都別往上趕,這是不加罪。”莫執念輕聲開導起兒子來,“該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將功贖罪!”
莫辰博畢竟不是傻子,只是當局者迷,否則怎能生出象清兒那般不食人間煙火的聰慧女兒來?
被莫執念一開導,他瞬間回味過來。
“父親是說,孩兒……在他們那些人里面,為吳王當眼線贖罪?”
莫執念輕輕點了點頭,這傻兒子,還能救!
……。
一片青竹林,林下小石桌。
一壺清茶,三兩點心。
這便是吳伯昌這些日子以來,聊以充饑的午餐。
倒不是吳伯昌沒有銀子,如今他貴為監國吳王殿下之親爹,只要想吃什么,就算是沒銀子,咳嗽一聲……甚至不用咳嗽,施個眼色,就會有人哭著喊著爭相送來。
吳伯昌是真不想這樣,他的骨子里,依舊是個正統的讀書人。
天下讀書人有兩種。
一種是為讀書而讀書的,一生只為做學問。另一種,為生計而讀書的,書中自有黃金屋!
吳伯昌屬于前者,他不缺銀子,準確地說,打小就沒有為銀子犯過愁。
不擅經濟,吳家十代積攢下的產業,被他賣得只剩一座吳莊和始寧街上十幾間店鋪了。
吳伯昌認為,人得知足。
銀子這玩意,能讓人不饑不寒,足矣!
吳伯昌可謂與世無爭,秉承祖訓,安于現狀,如果不是生了這么個會折騰、能折騰的兒子,他或許此時正在吳莊捧本古籍,搖頭晃腦育讀幾句經典……或許,逗孫繞膝,正不亦樂乎呢!
吳爭不是長子,是老二。
長子早夭,于是吳爭成了吳家獨苗。
可吳伯昌并不認為老二不合他的眼緣,反而,他更喜歡這個打小就不安份的老二。
或許,父母其實都喜歡鬧騰的孩子,只是他們嘴上不承認,打死都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