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之域聞聽大駭,忙搖手否認道:“池將軍可萬不敢這么說……魯某從六年前就跟著吳王殿下了,魯王……與我何干?”
“你知道就好!”池二憨放緩顏色,長吁一口氣道,“可惜啊……若是沒這回事……多好?!”
說到這池二憨又生起悶氣來,跺腳罵道:“這宋安……少爺將重任交托于他……但凡他能稍盡些心,亦不至于如此!”
魯之域不敢再接這茬,轉移話題道:“眼下軍糧告急……將士就算沒有彈藥,亦可持槍沖鋒,可肚子里空著……哎,要不……咱再派人向徐州求援?”
池二憨悶聲道:“不成……王爺但凡有辦法,豈會數次派人求援無果?既然沒有辦法,又何必再派人煩擾王爺?”
魯之域實在沒別的法子了,他低頭嘆道:“……我聽聞,吳易率部向杭州城……被王爺一紙軍令,給制止了……真不知道,王爺想做什么?”
池二憨冷冷道:“王爺自然是有王爺的主意……咱們,只管奉令行事!”
“是……池將軍說得是。”
……。
要說這天下,如今徐州是最“安靜”的了。
不是因為戰火已經遠去,也不是因為吳王坐鎮徐州城。
而是,徐州之前數次易手,最后一次易手前,吳爭下了道令,那就是土地改革。
由此,在清軍接手之后,還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民亂。
原因很簡單,怕被北伐軍“劫富濟貧”的地主們,在戰爭之前逃離徐州,他們的田產、地產在北伐軍的支持、引導下,被當地民眾瓜分。
結果,北伐軍退向鳳陽府,士族、地主們回來了,能忍氣吞聲嗎?
結果秋后算帳,還勾結徐州清軍殘害民眾作為報復、震懾,結果適得其反,誰肯輕易將吃進肚子的東西再吐出來?
一場大規模民亂暴發了。
也正是這場民亂暴發的時機巧,正值北伐軍第三次攻徐州城,結果一氣呵成,收復徐州。
之后,蔣全義令麾下軍隊,在徐州城內進行了一次血腥地清洗。
但凡參與勾結清軍殘害百姓的士族、地主,皆在這場清洗中被殺。
所以說,如今因魯王登基,引發的兩個陣營的民眾“互毆”現象,在徐州府根本看不到。
徐州,已經沒有另一方“民眾”存在的土壤。
屁股決定腦袋,更決定立場啊!
當時吳爭為此,沒少壓制蔣全義,但現在,吳爭卻在徐州享受著蔣全義“殘暴行徑”所帶來的安逸。
不可謂不諷刺啊!
但今日,徐州城也鬧騰起來了。
起因,是時任徐州權知李颙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庶民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