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20190111164131413”、“20181211170745247”投的月票。
這般爭執,眼見著天色已晚,奉天殿中的朝會,依舊做不出最后的抉擇,反而爭執得越來越復雜、混亂。
除了少數保皇的“鐵桿忠臣”,大部分官員,還是屬于吃瓜群眾的。
也對,吳王掌權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甚至在監國之后,實際上與皇帝無異了。
對于大部分官員而言,其實真不想選擇,畢竟吳王不是滿夷嘛,當然,他們覺得,就算選擇也沒有多大意義,天上神仙打架,凡人還是多看少說為妙,以免遭了池魚之災。
他們屬于風往哪吹,就向哪倒。
最后,朱辰妤實在按捺不住她的性子,開口道:“吳王有大功于國朝,如今南返入京,豈可拒之門外……既然他只帶了數百人,何懼之有?”
皇帝說話了,表明了態度,許多人都沉默了。
剛剛晉為禮部尚書的徐孚遠犯愁了,他只能出列奏道,“陛下,臣有奏。”
“講。”
“若按吳王的官爵及北伐所立收復失地之功,如今返朝,按禮制……當由陛下親率文武百官,至城門相迎,方可彰顯朝廷的優待功臣,方可彰顯陛下之胸襟寬廣……!”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臉色變了,若非徐孚遠是朝廷首批擁立新君之臣,怕是許多人就會上前啐他一臉,然后怒罵一聲,“兩面三刀之小人”了!
朱辰妤臉色也一變,她目光看向莫執念。
莫執念搖搖頭道:“臣以為不可……臣非懼怕吳王,只是以為……陛下若出城親迎吳王入京,必會使得朝野誤會……陛下,如此一來,吳王在京城之聲威便更熾手可熱……請陛下三思!”
朱辰妤又看向沈致遠。
沈致遠想了想道:“莫老所言有些道理……要不,請陛下允臣,代陛下出迎?”
這話引得群臣紛紛稱善。
徐孚遠拱手道:“臣附議……陛下已下詔,愿不日下嫁紹興侯,何不趁此機會晉紹興侯為公爵,再進上柱國……如此,便可代陛下出迎!”
徐孚遠這話,更是引得群臣點頭附和。
朱辰妤要下嫁沈致遠,在朝堂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但有一人確實不知道,那就是與沈致遠一同入京的錢翹恭。
錢翹恭聞聽徐孚遠這話,臉色驟變。
倒不是朱辰妤要下嫁沈致遠,對他有什么忌諱,而是錢翹恭突然發現,沈致遠有許多事,在瞞著他。
若按沈致遠、錢翹恭二人潛伏清廷兩載有余、日同行夜同眠的交情,這么大的事,沈致遠不該瞞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