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吳爭對帝位并非缺之不可,但,真當有人從他的碗里,用不太光彩的手段搶走,吳爭心里還是憤怒、郁悶的。
最關鍵的是,吳爭還不能發作,至少,不能公開發作。
家丑,尚不可外揚呢。
真要揮師南下,世人怕站在吳爭這邊的,真不會太多。
人心哪,很多時候,皆會站在弱小者一邊,因為這樣,才可以彰顯自己的心中那份脆弱的正義感。
朱辰妤是女子,是吳爭的妹妹,前十多年皆是,天然的弱者。
而她又是宗室,這七年來,宗室在吳王面前,已經弱到了極點,這不,還有一千多人被流放到陳錢山呢。
諸多的弱,綜合起來,造就了朱辰妤,朱媺娖、陳子龍、錢肅樂……果然高明。
他們確實動了太多的腦筋,一擊就擊中了吳爭的軟肋。
愣是讓吳爭吃了個啞巴虧,還沒辦法反擊,因為吳爭反不得,一反,那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造反謂不忠,悖逆祖上謂不孝,欺負弱小為不仁,背棄舊友謂不義。
有宗室為后盾,有滿朝文臣、天下讀書人為屏障,有沈致遠、廖仲平等武將為依靠……加上十余年為吳家女的經歷,朱辰妤看似羸弱,實則,朱媺娖等人已經為她考慮到了方方面面。
正如吳伯昌所說,“……你是強者,不能欺負弱者,這叫勝之不武”。
這不是與韃虜決戰于沙場,就算無所不用之極,也沒有人來指責自己。
這是一場內爭,爭得是皇位,那么,雙方就都必須按規矩來。
然而,這規矩,吳爭真不擅長。
故,朱媺娖等人拿命給吳爭下的絆子,著實厲害啊!
吳爭有股發不出來的火,正好,拿朱以海開刀!
當然,吳爭的目的,不僅只在朱以海一個人。
事實上,吳爭并不恨朱以海。
人嘛,總想站得更高,無可非議。
朱以海只是志大才疏,朱家人大都如此,可他大義不虧,并無取死之道。
吳爭心里并不仇視朱以海,哪怕朱以海曾無意間推倒周思敏,致周思敏小產。
可現在不一樣了,吳爭需要一個目標,不,準確地說,是一只儆猴的雞,朱以海無論身份、經歷,最適合不過了。
如果說,吳爭在今日之前,內心還是個穿越而來,并未真正融入這個時代的……憤青?
那么,今日之后,他已經具備了挑戰、重建這個時代規則的意愿。
不破,不立!
……。
“皇叔祖不必如此……快快請起!”
朱辰妤上前親手攙扶,一進來就跪在自己面前,懇求自己不要把他交給吳王的朱以海。
朱以海的輩份很高,比朱辰妤他爹朱由檢還高一輩,朱由檢得稱朱以海為叔。
可就是這高了朱辰妤兩輩的朱以海,愣是在他的侄孫女面前,賴在地上不肯起來。
朱辰妤雖貴為皇帝,可在族叔祖面前也不敢托大,只好坐在地上,陪著朱以海。
“陛下啊,臣打從先帝時起,就沒過幾天好日子……該死的李賊、張賊,禍亂大明天下,臣就隨著先父兄顛沛流離……國破之后,臣本想著隱姓埋名,做個尋常百姓,過完這輩子……可錢肅樂等人,硬是將臣迎至紹興府……臣知道,這是將臣架在火上烤啊,先不說清軍一旦攻破紹興府,臣會有什么下場,就說福建隆武,對臣也是虎視眈眈……臣就沒睡過一安穩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