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回杭州府。
張煌言率城中百姓出城迎接。
經過幾度反復,吳王終于回來了。
這對于張煌言和城中百姓而言,之前的亂況,就象做了一場夢,一場噩夢。
但吳王回來了,讓他們心中一塊大石落下,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
回到王府,吳爭先將莫亦清送回后宅,寬慰了幾句,然后至前面大將軍府,召集眾僚屬前來議事。
待眾僚到齊,可目光掃過去,已經空出了不少的位置。
大將軍府,還是大將軍府,可卻面目全非。
左布政使熊汝霖還在獄中,右布政使張國維陣亡。
錢肅樂、陳子龍也死了。
莫執念投了朝廷。
所有人的臉上,有欣喜、有惆悵、有失落、有唇亡齒寒的憂傷。
吳爭朝黃昌平招了招手,黃昌平展開手中王令誦讀起來……晉陳名夏為左布政使,進李颙為右布政使,由按察使張煌言臨時兼任漢明半月談總編撰……其余官員按原有官職,依次遞進,各晉一級。
于是,所有人都忘記了惆悵、失落、唇亡齒寒的憂傷,皆面露出微笑來。
張煌言出列問道,“請王爺示下……獄中關押之人,當如何處置?”
獄中關押之人,大部分是當初周如璋所組織的“平亂軍”,雖有少部分清兵殘余,但大部分,皆來自是江南各大豪門、富商的看家護院。
這些都是渣滓,但也不能盡殺之,好歹,也有數千人呢。
但,吳爭此時的心思,卻不在這事上,他在犯愁,得有人接手財政司啊!
若說是莫執念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平心而論,有些過了。
事實上,莫執念這些年打理財政司是盡職盡責的。
那么,吳爭為何就不允莫執念回歸呢?
不是吳爭心胸不夠寬廣,而是吳爭另有打算。
財政司一直在莫執念的掌控之下,間接地控制著江南商會,二者之間,其實就成了鐵板一塊。
吳爭已經意識到江南商會的尾大不掉。
那么,是時候該對江南商會進行修剪了。
離開了莫執念的財政司,依舊是財政司,但離開了莫執念的江南商會,就未必是江南商會了。
此次突襲海鹽莫家別院,將范永斗等人一舉拿下。
這讓吳爭有了整頓江南商會的底氣。
也由此,吳爭心里有了接替莫執念的人選,只是,還得吳爭三顧茅廬啊。
吳爭對張煌言的問題,略思片刻,“先關著吧,過幾日再議!”
……。
紫陽山。
重陽庵。
錢翹恭在入城第一時間,便去探視他的妹妹,也就是王妃錢瑾萱。
兄妹見面,物是人非,相擁慟哭。
許久,才收住悲慟,錢翹恭問道,“妹妹這是為何……王爺并沒有怪罪于你,為何要在此自苦?”
錢瑾萱抹去臉上的淚痕,“是妹妹我連累了兄長……若不是我送去的那封信……兄長如今應該是北伐功臣!”
“可不能這么說,父親死因存疑,妹妹能派人千里送信……做兄長的,怎能怪你?”
錢瑾萱望著門外天空,“哥哥……我不想再回王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