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名夏立即拱手道,“與山海關得失相比,這些人確實不值一哂了……若真能立下戰功,王爺不妨就赦免他們!”
李颙點點頭,“兩害相權取其輕……若能說動這些人增援山海關,應該不是難事!”
宋安見有人附和,有了底氣,“……如果再在順天府招募些擅騎之人,臨時湊出五千騎,想來不是難事……加上這些人懂戰、能戰,這支臨時拼湊出來的騎兵,想來戰力不會太遜……!”
所有目光又聚向吳爭。
“最關鍵的是,祖大弼也在風雷騎,此時正在交戰戰場……他們都是祖大壽門下子弟或親友,就算是臨時拼湊,也不缺默契,無須磨合,能即時成軍!”吳爭淡淡道,“只要他們能迅速增援山海關,至少能爭取三、五日的應對時間……從吳淞口用水師急送援兵,時間夠了!”
“王爺英明!”
吳爭看了一眼宋安,“這事你去辦……只要保山海關不失,孤可以赦免他們往日罪惡!”
“是!”
……。
山海關,臨水。
它的城墻,都已經延伸入海了。
沈致遠將戰場選擇在海邊,不是他有心與博洛打場水戰,當然,博洛也不會上當。
但,城墻和甕城上部署的火炮,也確實是博洛不想面對,希望避免的。
就算雙方的火炮數量對等,也總是城墻上居高臨下者占大便宜的。
真要在山海關正面打一場攻堅戰,那么,就算勝利,也只是一場慘勝。
這顯然不利于博洛往后左右清廷軍政。
有了這個認識,所以,對于沈致遠選擇的決戰地,博洛雖然明知沈致遠不會那么“好心好意”,也無法拒絕。
沈致遠對錢翹恭所言的突襲,絕對不可能是全軍參與的,因為地形就那么大,出關隘正面,單方能容納五、六千人,已經是極限。
所以,所謂的突襲,只是雙方打個照面,占點先機。
這也是沈致遠與錢翹恭都堅持自己率軍當中軍的原因所在。
因為先鋒的突襲勢頭一旦失銳,頂上的中軍,將面對回過神來的敵人主力拼死反擊。
戰斗已經持續了三天。
山海關外,靠東邊臨海的土地上,覆蓋著雙方陣亡的士兵和戰馬尸體,血液甚至于聚成涓涓細流,匯入海水,海水,紅了!
站在城關上瞭望戰場的沈致遠,他的臉皮在微微抽搐。
戰局并非如他所愿,是,沈致遠的戰術,并沒有太大的錯誤,從某個方向而言,可以說是兵出險著、出奇致勝。
先以前鋒發起突襲,能占多少便宜,就占多少便宜。
然后以第二梯隊如海浪般一波拉一波地拍打敵人的陣線,只要敵人陣線有一處崩潰,己方鐵騎將會迅速向北突破,從而由點帶面,完成對敵人的反殺。
沈致遠甚至考慮到己方沖殺的技能不如敵人,所以選在山海關東北方向靠海的一側,做為突破點,因為敵人的陣線不會太厚實,同時,敵騎會缺乏遠距離沖刺形成的穿透力。
而己方騎兵皆為槍騎,風雷騎也早已完成騎槍裝備,也就是說,騎兵不再需要以沖撞力來決定戰斗的勝負,甚至可以在保持一定距離的游斗中消滅敵人。
但,可惜的是,沈致遠同樣無法預料,此時的騎槍精準度極差,直線沖鋒時射擊,那是以數量形成彈幕,從而殺傷敵人。
可如果以游斗的方式,那么,騎槍的威力便會大減,因為,幾乎可以說,沒有幾個人,能在顛簸的馬背上,精準的射殺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