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皆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表情。
也對,自從廖仲平趁杭州府兵力空虛,率軍進攻開始,大將軍府與朝廷等于已經陷入敵對。
雖然還沒有正式撕破臉,可任何人心里都明白,吳王之所以不作反應,那是因為被敵聯合艦隊所牽制,否則,怕是早就率軍討伐不義了。
看著宋安雙手呈上的旨意,吳爭沒有去接。
陳名夏試探地伸手,然后看向吳爭,見吳爭沒有阻止的意思,便從宋安手中接了過來。
“上面說了什么?”吳爭冷冷問道。
陳名夏看了一眼,突然笑道,“旨意上說,三日前,宮中大太監龐天壽反亂弒君,被陛下鎮壓了……還說這前廖仲平擅攻杭州府,亦是出自龐天壽的矯詔……陛下與內閣的意思是,請王爺速速回京,收拾殘局,安定人心!”
這事多玄妙?
所有人目瞪口呆起來,可眼中一抹譏諷的笑意,已經是藏不住的了。
也對,朝廷這個時候想起吳王來了?
怕是遲了些吧!
吳爭倒是一臉平靜,“旨意上可有說起冒襄、馬士英等人的境況?”
陳名夏搖搖頭。
“如此大變,冒襄、馬士英等人并無消息傳來……看來確實是事發突然了!”吳爭悠悠道,“諸公以為,孤應該奉旨入京嗎?”
李颙拱手道:“臣以為……這旨意看看也就罷了,若王爺真奉旨入京……誰能保證朝廷不是飽藏禍心?”
連張煌言也搖頭道:“之前消息說,衛國公進封太尉銜,可誰都明白,這分明是擔心建陽衛暗中助王爺……如此不信任,王爺豈可冒險入京?”
陳名夏想了想道:“按理說,畢竟是旨意,抗旨不遵怕是對王爺清譽有損……可經廖仲平犯杭州府,王爺就有了不理會這道旨意的借口……臣也以為,王爺無須奉旨入京!”
見幾位股肱都進言不睬旨意,吳爭微笑道:“諸公所言在理,外海戰事尚未了結,孤也無意入京……既然如此,就不必回復了,打發使者回去便是。”
可就在這時,又有一道密信送了進來。
這次吳爭自己接了過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拆開密信,吳爭的臉色,變了。
“諸公都看看吧!”吳爭隨手將密信扔在案上。
陳名夏疑惑地上前,取過密信一看,也臉色大變。
待密信轉了一圈,回到吳爭案上時,所有人皆瞠目結舌起來。
“不可信!”陳名夏首先說出了看法,“如今咱們多少知道一些,這幾年中莫執念背著王爺做的齷齪事……而之前廖仲平攻杭州府,怕是他莫執念也脫不了嫌疑,如今他這道勸進密信,多有司馬昭之心的意思。”
張煌言點頭道:“打與朝廷交惡始,莫執念一直沖在與王爺做對的前沿,如今這種突然轉變……必定飽藏禍心,臣以為,不理會它就是了,待外海戰事之后,王爺自可率軍討伐不義,何須他來獻媚?!”
吳爭目光看向沉默不語的李颙,“中孚對此有何想法?”
李颙見被點名,稍作猶豫道:“諸公所說,確實有理,莫執念此信,必定不會出于真心……只是,臣以為,這或許是次機會也說不定……!”
“哦,何以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