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誰不知道,馬士英是皇帝近臣,誰敢無故來擼虎須?
馬士英訕笑道:“臣只是……只是不想令臣的清名受損!”
這下不但是吳爭大笑起來,連邊上宋安也捂嘴偷樂。
馬士英有清名?
還他X的受損?
真是滑了天下之大稽了!
吳爭慢慢斂笑,嚴肅地道:“朕欲以你為平津招撫使,前往順天府接管事務……你可愿意?”
馬士英這下驚訝起來,順天府啊,還平津招撫使,這官,那可是見官大一級。
馬士英舔了舔嘴唇,“敢問陛下……是欲遷都順天府嗎?”
“這也是你可置喙的?”吳爭冷冷道。
變臉真快!馬士英腹誹著,可一開口就變成了,“臣叩謝陛下寵信……臣必不負皇恩!”
吳爭滿意地點點頭,“朕賜你在平津,處置國賊先斬后決的權力!”
馬士英大喜,拜服道:“臣遵旨謝恩!”
“宋安。”
“臣在。”
“你隨老馬北上,朕授你調動順天府駐軍的權力,來協助老馬。”
“臣遵旨!”
馬士英一怔,而后坦然起來。
吳爭轉向馬士英,“你須記住……還是那句話,別貪不該貪的錢!”
“臣謹記陛下訓示!”
“今日奏對之事須保密,若泄露出去,當知后果如何!”
“臣等謹記!”
……。
次日一早,吳爭連續頒下兩道詔書。
首先是暫緩遷都的詔書,且詔書上無恢復遷都的時間表。
隨后第二道詔書,就是任命馬士英為平津招撫使、宋安為平津招討使,即日前往順天府。
這兩道詔令,讓整個應天府混亂起來,然后混亂向周邊府縣迅速漫延。
倒不是說引發了民亂,其實,這兩道詔書對普通民眾,根本談不上多大的影響。
充其量是吃瓜看戲罷了。
而這兩道詔書最大的殺傷力,明顯是針對著定都之事去的。
暫緩遷都,且無恢復遷都的時間表,那么,就有可能是無限期地擱置了。
如果松江府成為不了京都,那么,松江府此時堪稱天價的地價,如何支撐得住?
那些搶地、圈地的人,豈還有奇貨可居的依仗?
當然,也有不同的解讀,譬如,暫緩遷都又不是永遠不遷都,再譬如,就算最后定都在應天府,那與松江府也離得不遠,以眼下應天府的擁擠程度,十有八九最后還是會遷向松江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