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前拋售出的江南商會股份,更是飲鴆止渴、釜底抽薪之舉,許多人堅持不下去了,在破產之后選擇自盡,可更多的人,選擇以武力去解決。
有錢人嘛,哪家沒有數十上百的家丁、護院?
只要人夠多,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兔子被逼急了,還咬人哪,在這江南一畝三分地上,咱們還怕過誰?
就這么著,從應天府、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嘉興府直至杭州府,幾乎在一夜之間,涌出了無數股亂民,他們開始瘋狂地捕殺神秘勢力的人,并尋找背后主使者,一天一夜時間,不下六百人被殺,但依舊找不出神秘勢力的背后主使者。
這事鬧大了,各府縣的奏折如雪花般地送入應天府。
內閣終于抗不住了,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準備向皇帝奏報。
然而,皇帝突然病了,病得不省人事!
按理說,這事是不是很怪異?
在朝堂上混的,哪個不是人精?
可人性就是這樣,在被逼急了的時候,總是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想、去思考問題。
皇帝突然生病,等于是天冷時送棉襖、饑餓時送饅頭啊,所有人在歡欣雀躍這是天意。
于是,一場縱貫沿海十余府的民亂,終于形成了。
這場民亂,起初只是為了私仇,就是尋找那股神秘勢力報復而起的,但,到了這個時候,就慢慢變成了暴亂。
各府縣父母官也懵圈了,按理說,府有府兵,大府一千,小府三百,可問題是,暴亂起得太快,而且,這些人幾乎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當地紳紈,更有朝中大臣派人暗中叮囑,不得派府兵鎮壓干涉。
就這樣,沿海各地暴亂瞬間在沿海十余府會合成數萬人,人數之多、聲勢之大,令人嘆為觀之。
但有兩處,不,準確地說,是兩府不同,一是應天府,城內幾乎沒有一個亂民,城中民眾也根本聽聞不到南邊諸府起了暴亂。
二是杭州府,杭州府做為皇帝潛邸,經過幾次民亂之后,民眾的思想覺悟已經很高,準確地說,老油子,他們不會去輕信任何人,想讓他們暴亂,除非是自己的利益被侵犯,否則,怕是再大的官,也叫不動民眾起來造反。
所以,應天府也好,杭州府也罷,參與暴亂的,早已選擇出城,前往嘉興、鎮江等府了。
在杭州府和應天府之間的諸府,徹底亂套了。
這些可不是軍隊,他們有領頭的,但令出數門、數十門,怎么可能不擾民呢?
于是,燒殺搶掠也出現了,民間也亂了。
短短數日,死傷無辜百姓數百人,被搶劫的數不勝數。
問題是,太快了,快到沒有人反應過來,這天下怎么突然就亂了。
受害民眾在無法從府縣父母官那得到有效幫助的時候,開始尋思著,要上京告御狀了。
但古怪的是,應天、杭州兩府城中,交易所依舊順利地交易著,無數的地契、房契、股份憑據有條不紊地轉手著,似乎是世外桃源一般。
……。